人生苦短,爱恨随意。
图/来自网络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总是避免不了会产生一些小矛盾。
一般来说,家庭矛盾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记仇”的往往是这些:婆媳矛盾、姑嫂矛盾。
这两种矛盾,不仅让女人们“头疼”,对男人来说,也是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因为不管是哪一种矛盾,都“牵扯”到他的家人。
有些男人,遇到以上矛盾,要么是充耳不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就“帮亲不帮理”,平时他待妻子可能也不错,但一旦牵连到自己的家人,不管是不是妻子的错,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劝说妻子要忍让、包容。
这种做法虽说维护了自己的家人,没有有了婚姻就忘了“亲情”,但,非常不利于夫妻关系的和谐,甚至有可能还会导致婚姻的破裂。
当然,也有一些男人,拎得清、明是非,不管是什么矛盾,他从来都能“帮理不帮亲”,只要是有错的一方,那就“秉公处理”,绝不刻意偏袒。
这样的态度可能一时会“得罪”家人,但是因为公正、无私,反而很容易杜绝同样的矛盾再次出现。
毕竟,很多时候,对于家庭矛盾,男人的态度也即是他的立场:你是糊涂的“一边倒”,还是清醒的“都不偏”,往往决定了矛盾会不会再继续,以及能不能有效解决。
01 小姑子不满嫂子顶撞母亲,当场怒斥:外人凭啥在我们家猖狂?
读者艳艳就因为一些家庭矛盾苦不堪言。
艳艳今年4月初刚结的婚,因为婚前买的是期房,暂时住不进去,再加上每月还有将近四千的房贷要还,无力再额外承担租房的费用,在丈夫大刘的劝说下,艳艳婚后只好和婆家人住在一起。
平时,艳艳上班还好说一些,毕竟一天见公婆就那几面,可一到了周末,她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两代人真的有很多不同的观念,不住一起还好一点,只要住在一起,时间长了,多少都有点小摩擦,看不惯的地方,婆婆难免会唠叨几句,你不依着她吧,她觉得你太犟,不懂事;可要是听她的吧,那她就会没完没了,一丁点儿小事都能说上半天。”
这还不是难以忍受的地方,最让艳艳接受不了的是,小姑子没有眼力劲儿,凡事都喜欢“安排”艳艳几句。
艳艳的小姑子在本地上大二,结婚前,艳艳本以为,小姑子既然上了大学,那多少能明事理一些,以后也好相处,可谁知,真住在一个屋檐下,她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小姑子通常在周末和节假日时会回家住几天,她在家可以吃完睡、睡完吃,但看到艳艳若是闲下来,不是“妈平时帮你们做饭、做家务,嫂子你休息了怎么不帮帮妈”,就是“嫂子你什么都不做,以后和我哥搬到新家了,难不成都让我哥伺候你?”
想着小姑子毕竟在家短住,最初,对她的态度,艳艳都是一笑而过,从不放在心里,只是尽量减少和她在家共处的时间。
可时间久了之后,随着大家之间越来越熟悉,小姑子逐渐肆无忌惮。
先是小姑子不打招呼就用艳艳的化妆品、香水,被发现后非但一句道歉都不说,反而指责艳艳小家子气;
再是艳艳和丈夫大刘出去逛街或吃饭时,小姑子会跟着一起,期间艳艳若买了衣服或饰品,那小姑子一定缠着大刘买上同样的一份。
如果说这些小事,艳艳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小姑子毫无边界地闯入自己房间,乱摸乱翻,艳艳真的是无法谅解。
7月中旬,艳艳过生日,因为赶在了工作日,大刘便提前给她买了一个金手镯,当天晚上,又特意订了一个蛋糕送到了家。
本来艳艳想的是等大刘加完班回家,再把蛋糕拆开,未曾想,还未等她开口,小姑子抢先一步给大家分了蛋糕。
吃蛋糕间隙,小姑子啧啧赞叹:“我嫂子真是命好!看我哥多体贴!又是买金灿灿的金镯子,又是蛋糕的,真让人眼馋!”
听到小姑子的话,艳艳惊在原地:大刘给她买的镯子,她并没声张,家里也没人知情,相反,因为觉得带出来太过招眼,买回来后她就放到了衣柜的最下面。
或许,是看出了艳艳的困惑,小姑子坦言:“那个,前两天我找充电器,无意间看到的。”
艳艳有些不满,“是吗?我放在衣柜里,你不打开柜门,就能看见?你能不能礼貌一点,不要再乱动我的东西!”
小姑子还未回话,婆婆倒是开了口:“哎呀,都是一家人!她摸就摸了呗,又没有拿你的!你至于吗?”
“妈,这不是摸不摸的问题!再怎么说,她进我房间,也该经过我同意吧?以前,您处处偏袒她就算了,但这次,她必须得道歉!并且以后再也不能随便进我房间!”
看到艳艳顶撞自己的母亲,小姑子瞬间站了起来,当场怒斥:“嫂子,你这是干什么?是在吵我妈吗?从你住进来,就一直吃我们家的、喝我们家的,怎么还好意思说我妈!看不惯我,你可以搬出去啊,住在我家,还嫌弃着我们,你一个外人凭啥在我家这么猖狂?”
听到小姑子这样说自己,再看到一旁无动于衷的公婆,艳艳一气之下,把自己关在了卧室。
02 见哥回家,小姑子向其告状,却被怼:不明事理,以后你别嫁人!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当听见客厅有打招呼声时,艳艳意识到可能是丈夫大刘回了家。
果不其然,就在艳艳思考着怎样给大刘说这件事时,大刘敲开门把她喊了出去。
到了客厅后,看到一脸怨气的小姑子,艳艳本想开口解释,大刘摆摆手,打断了她:
“小芹,给你嫂子道歉!”
小姑子很是吃惊:“哥!我不是刚给你说了是怎么回事吗?咱们是一家人,你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吧,凭什么让我向她个外人道歉?妈还没说我……”
大刘当下变了脸,毫不留情怼了一句:“我让你道歉!以前,你没分寸,我和你嫂子都不和你计较,是看在你小、又是女孩子,不想让你脸上挂不住!可现在,你看看你,非但不知道收敛,反而还变本加厉!还说什么外人,她是我妻子,你嫂子!一点都不明事理!以后你千万别嫁人,不然你夫家也会说你是外人!”
或许,是没料到大刘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小姑子不再辩解,低着头轻声啜泣。
艳艳的婆婆见状,刚说了句“你那么激动干啥”,就被大刘生生地噎了回去:
“妈,您就别再处处维护她了!您看她都无法无天什么样了!平时,您宠她,我都能理解,但她做了错事,您也该及时说一句,不能就这么由着她吧!不然,以后吃亏的还是她自己!您若是真觉得我和艳艳住在家里,太不方便,大可以和我明说嘛,没必要非闹出这些事儿!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的不好吗!非得搅得鸡犬不宁吗!”
听到大刘的话,艳艳的婆婆叹了叹气,不再说话。
不一会儿,她走到小姑子身边,拍了拍小姑子后,小姑子便抬起头、红着眼睛给艳艳道了歉。
03 家庭矛盾,只有公正、“帮理不帮亲”,才能有效解决
因为大刘的公平,家里自然是“太平”了一些,艳艳也轻松了很多。
事后,她也曾问过大刘,怕不怕婆婆和小姑子伤心,当场那样不留情面的凶她们。
大刘理直气壮:“气就气吧!这件事儿,本来就是她们做得不对,我总不能眼睁睁地拉偏架吧?一家人,遇事只有帮理不帮亲,才能相处融洽,以后,就算我们搬出去住,肯定还会避免不了有些小矛盾的,我这也算是提前表明态度了:谁都不能太无理。你放心,以后要是你有做错的地方,我也会狠狠批评你的!”
虽然大刘这样“警告”自己,但艳艳心里还是如蜜的甜。
当然,对婆婆以及小姑子,该是什么态度,艳艳还是什么样的态度,并没有因为这一次风波而怀恨在心,毕竟,大刘给了她不小的安慰:
“大刘明是非,知道为我说几句公道话,我也不能不知好歹,仗着他对我好,让他太过为难!一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该让着的,只要不是太过分,也没必要再上纲上线。”
不得不说,大刘的处理方式还是挺值得称赞的。
可能,对于他的母亲和妹妹来说,他太维护妻子,结了婚,就变得“无情”,不懂得和自家人“亲近”。
其实,在家庭关系中,男人有原则、拎得清,并不是不讲情面,而是公正无私,只有如此,才不会在家庭中出现:有人颐指气使、不懂分寸,有人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大刘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家人,遇事只有帮理不帮亲,才能相处得融洽。
作为男人,遇到家庭矛盾,理应明辨是非,不能全听一人的片面之词,也不能意气用事,刻意偏袒一方。
有时候,不是忍让就能换来和谐,也不是置之不理就能让问题妥善解决。
只有直面问题,拿出毫不含糊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才能让一家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