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我给了流浪汉一个馒头,我破产负债,流浪汉买下了我所有债务
素材:张守义/作者:芬达讲故事
俺叫张守义,今年五十八岁了,在咱们这片农村,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以前在县城开了好几家饭店,当过老板,风光过,也落魄过。这几年,又回到了村里的老宅子,跟老伴儿桂兰过起了平静日子。人这一辈子,起起伏伏,就像坐了一回过山车,有高有低,回头想想,倒也值了。

俺是河北农村的娃,家里五个娃,我排行老四。俺爹是个木匠,手艺不赖,挣的钱够一大家子糊口,日子虽然不富裕,倒也踏实。
俺爹常说:"守义啊,咱穷人家的孩子,没啥本钱,就一条,做人要厚道,帮得了人就帮,吃亏不是坏事。"这话我一直记着,就像刻在了骨子里。
俺十六那年,爹突然病倒了,没挺过去,撒手人寰了。那时候,家里一下子少了顶梁柱,娘一个人带着五个娃,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大哥早早辍了学,出去打工;二哥三姐也都为了贴补家用,各处奔波。只剩我和小妹在家陪着娘。
那会儿,我刚好考上了县高中。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我差点儿就不念了。娘硬是咬着牙说:"你爹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多读点书,有出息。娘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你把书念完!" 想起娘那时候的眼神,我到现在还忍不住鼻子一酸。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我放学后就到学校旁边的小饭馆端盘子刷碗,周末还到集市上帮着卖货。就这样,咬牙熬过了高中三年。
高中毕业那年,我差那么几分没考上大学。看着娘一天天瘦下去的身板,我决定不复读了,准备外出打工。临行前,娘拉着我的手说:"守义啊,出门在外,记住娘的话,做人要善良,做事要踏实。"
1980年,我揣着娘给的五十块钱,坐上了去北京的绿皮火车。那会儿,北京对俺这个乡下娃来说,简直就跟天上的仙境似的,啥都新鲜。
刚到北京,我跟另外五个外地人挤在西站附近的一个地下室里。白天在建筑工地上扛水泥,晚上到附近小饭馆刷盘子,一天恨不得掰成两天用。攒下的每一分钱,都往家里寄,心里想着能给娘和小妹减轻点负担。
工地上的活又脏又累,天不亮就起来,天黑透了才回去。夏天一身汗,冬天手脚冻得跟冰棍似的。但我从来不叫苦,反而比谁都卖力。工地领班看我勤快,慢慢教我一些技术活,一年后,我从小工升到了木工,月钱也多了不少。
1982年的一个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冷得直钻骨头。那天下工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蜷缩在路边,冻得直哆嗦。 那会儿北京还不常见流浪汉,我凑近一看,这人面黄肌瘦,眼神恍惚,像是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我那天刚从食堂带了两个馒头准备当晚饭。本来想着自己吃了,肚子一热乎就睡觉了。看到这人这样,我心里一动,就走过去问:"大哥,你没地方去啊?"
那人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全是绝望,却没吱声。我掏出那两个还热乎的馒头,递给他:"这是我的晚饭,你先垫垫肚子吧。"
那人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架势,像是三天没见过粮食了。我又从兜里掏出剩下的五块钱,塞给他:"兄弟,拿去找个暖和地方歇一宿吧,明儿天可能更冷。"
那人吃完馒头,突然抓住我的手,眼里泛着泪花:"兄弟,我叫刘大海,你记住我名字。总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
我连忙摆手:"不值当的,你先顾好自己吧。"说完我就走了,心里想:这人肯定是遇上啥难处了,希望他能挺过去。那晚上,我饿着肚子睡觉,倒也睡得安稳。
在北京打工的第三年,我认识了桂兰,她也是河北老乡,在国营饭店当服务员。桂兰人勤快,心眼儿实,跟她在一起,说话不用拐弯抹角,啥都敞亮。处了半年,我们就结了婚。两个都是外地人,婚礼办得简简单单,就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吃了顿饭。
婚后,我们继续在北京打拼,省吃俭用,有一搭没一搭地攒钱。到了1985年,改革开放的风吹得越来越猛,我看出了门道,跟桂兰一合计,决定回老家县城闯一闯。
那会儿,县城比北京落后不少,可正因为这样,机会也多。我俩带着几年的积蓄,在县城中心租了个小门面,开了家"守义饭店"。刚开张那会儿,生意冷清得很。为了招揽客人,我想了个办法:每天前十个来吃饭的,免费送一碗汤。这招还真灵,没多久就攒下了一帮回头客。
桂兰的手艺好,我负责买菜和接待,夫妻俩配合得天衣无缝。慢慢地,饭店的名气越来越大,门面也扩大了,还请了几个帮工。
1990年,我们的儿子明辉出生了,给我们的小日子增添了不少乐趣。看着桂兰抱着娃,那笑容比蜜还甜,我心里想:这辈子值了。为了给儿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我更卖力地经营饭店,白天黑夜地忙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咱们县城的经济也红火起来,我们的饭店也跟着水涨船高。到了2000年,我已经有了三家分店,在县城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那会儿,我已经不亲自下厨了,主要负责管理和规划。
事业有了起色,我也开始回报社会。每年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逢年过节还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东西。我常对员工说:"咱们能有今天,是这个社会给了咱机会,咱也得懂得感恩。"
家里这边,儿子明辉已经是个阳光开朗的小伙子了。他学习不错,考上了县重点中学。虽然忙着生意,我也尽量抽时间陪家人。每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都会一起吃顿饭,看场电影,或者到附近公园散步。那几年,是我这辈子最风光的日子。
2002年,看着餐饮业的前景不错,我动了扩张的心思。县城那会儿正规划一个新商业区,我想在那儿开家高档点的餐厅。这时候,我找了从小一块长大的发小李国强合伙。他在银行工作,对投资和金融门儿清。
李国强建议我贷款扩张,说这样能跑得更快。他帮我从银行贷了一百万,用来装修新店和买设备。 新店取名"守义轩",走的是高端路线,主打地方特色菜和商务宴请。
刚开业那阵子,生意红火得很,天天座无虚席。看到这情形,李国强又怂恿我继续扩张,在周边县市开连锁店。我心里有点打鼓,但拗不过他的劝,又贷了三百万,准备在附近三个县城各开一家分店。
就这时候,麻烦事开始冒头了。 首先是钱周转不开了,新店的装修和设备比预算多花了不少;其次,新招的店长经验不足,服务质量直线下降;最要命的是,我太信任李国强,把大部分财务工作都交给他打理。
2005年,我大哥病了,需要做个大手术,前后得花二十万。大哥家境一般,拿不出这么多钱。我二话不说,马上拿出二十万给大哥治病。半年后,三姐的儿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家里拿不出学费,我又资助了十万,作为学费和生活费。
这些支出加上店子扩张的压力,让我的钱袋子越来越瘪。我不得不找熟人借钱周转,利息高得吓人,负担更重了。
就在这时,我发现李国强做的账有问题。他利用职务之便,把公司的一部分钱转到了自己的账上。 我质问他时,他不但不认,还威胁我说他在银行有人,如果我追究,他会让银行立马收回贷款。
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忍气吞声。可噩梦才刚刚开始。2008年金融风暴来了,市场一下子萎了,我的店子生意惨淡。与此同时,银行开始收紧贷款,催我提前还钱。我四处借钱应付,越陷越深。
2010年,我终于扛不住了。债主们天天堵在店门口要钱,银行也下了最后通牒。 我不得不宣布破产,所有饭店都被拍卖了,但还是不够还清所有债务,我背上了近二百万的窟窿。
破产的消息一传开,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们一个个躲得远远的。更让我心疼的是,儿子明辉接受不了这个打击,跟我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去了南方。只有桂兰,这个跟了我大半辈子的女人,依然坚定地站在我身边,安慰我说:"只要咱还有手有脚,就不怕重头来过。"
我们搬回了农村老家,住进了祖上留下的破旧小院。房子虽然老,但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为了维持生计,桂兰在村里开了个小杂货店,我则用以前学的木工手艺,在家接些修家具的活儿。
那段日子,我常常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想:我这辈子,勤勤恳恳,老实本分,为啥落到这步田地?我帮过那么多人,到头来却无人伸手。善良到底有没有用?
2015年初,我收到了一封律师信,上面写着我所有的债务都被一个叫"大海投资公司"的机构买下了。律师表示,新债主决定免除我的所有债务,不用还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定不是做梦。我试着联系"大海投资公司"表示感谢,却被告知公司不接受任何拜访。
几个月后的一天,一辆豪华轿车停在了我家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气派得很。他走到我面前,笑着问:"张守义,还记得1982年北京那场大雪吗?"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他接着说:"那天,你给了一个流浪汉两个馒头和五块钱。那个流浪汉就是我,刘大海。"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仔细看着眼前这个成功人士,努力回想三十三年前那个寒冷的夜晚。
刘大海坐在我家简陋的木椅上,跟我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原来,他当年是从东北来北京找工作的年轻人,被骗子骗光了钱,流落街头。在最绝望的时候,我的帮助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他用那五块钱买了张火车票,去了深圳。在那里,从小工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和人脉,后来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创办了自己的外贸公司。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成立了"大海集团",业务遍布全国。
"我一直没忘记你的恩情,多年来一直在找你。"刘大海真诚地说,"去年偶然在一个商业资料里看到了你的名字和破产信息,我立刻派人调查了你的情况,然后决定帮你还清债务。"
我感动得眼泪直流:"大海,你太客气了,当年不过是举手之劳..."
刘大海打断我的话:"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当时的我却是救命之恩。没有你的帮助,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张哥,我想邀请你加入我的集团,负责我们在河北的餐饮业务。"
刘大海的提议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在他的帮助下,我重新规划了餐饮业务,这次我吸取了教训,稳打稳扎,不再盲目扩张。同时,刘大海还派人寻找我的儿子明辉。
三个月后,明辉被找到了,他在深圳一家餐厅当厨师。得知父亲的近况,明辉愧疚不已,立即回到了家。一家三口团聚那天,我们抱在一起,哭得像个孩子。我说:"儿啊,爹不怪你,是爹没本事,让你跟着受苦了。"明辉抱着我说:"爹,是我不懂事,以后我再也不离开您了。"
接下来的几年,我协助刘大海在河北发展了一系列高品质但价格亲民的连锁餐厅。我坚持用本地食材,提供优质服务,很快就赢得了顾客的认可。我特别注重员工培训和福利,让每个员工都有归属感和学习空间。
明辉也加入了公司,负责菜品研发和质量控制。这小子年轻有活力,给公司带来了不少新点子。桂兰则负责后勤管理,她的细心和周到让公司运转更加顺畅。
我们的餐厅有个特别的规定:每天会免费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定数量的爱心餐。虽然是小事,但体现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

时光如梭,一晃又是五年过去了。 现在我已经五十八岁了,渐渐从一线管理退下来,更多地当顾问。明辉已经成长为集团餐饮部门的骨干,他和一位大学老师结婚了,去年还添了个可爱的小孙子,让我和桂兰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欢笑。
回想这一辈子的起起落落,我深感命运的奇妙。那天给刘大海的两个馒头,二十年后竟以这种方式回报了我。这让我更加相信"善有善报"的道理。虽然善报可能不会马上来,甚至可能要等很久,但它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回到你的生命中。
我常想,如果当年我没给那个流浪汉馒头,如果我在事业顶峰时变得自私自利,如果我在破产后怨天尤人,我的人生会怎样?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重生和幸福。
前几天,我回到了农村老家的小院子。那里现在已经修整一新,成了我们周末休闲的地方。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的田野和村庄,我心里充满了感恩。 感恩父母教我做人的道理,感恩桂兰多年来的不离不弃,感恩刘大海的及时相助,也感恩那些曾经的挫折和苦难,它们让我更珍惜现在的一切。
我想告诉所有人,无论处于什么境遇,都要坚持做个善良的人。善良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力量;善良不是傻,而是一种智慧。当你在黑暗中为别人点亮一盏灯的时候,照亮的不仅是别人的路,也是自己的心。
如今,我和桂兰的日子简单又充实。我们不图豪宅名车,只愿健康平安,看着儿孙成长。每天早晨,我们会一起在村边的小路上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候,我们也会请刘大海一家来农村小院做客,一起烤肉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点滴。
我的故事可能平平常常,但里面藏着做人的道理。一个馒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善良终究会有回报。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种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
最后,我想对年轻人说: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管有没有人理解和回报,都要坚持做对的事。因为善良和正直,不仅是做人的底线,也是找到真正幸福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