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蓬勃发展一直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而在芯片、开源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哪些人和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哪些项目成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展示对科学技术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研究者、机构和国家,非营利组织国际测试委员会(BenchCouncil)于12月3日在海南三亚发布了全球首个芯片贡献世纪榜、开源贡献世纪榜、人工智能贡献世纪榜等榜单的征求意见稿。
芯片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和集成电路的发展起源,如今已经演变成为庞大的产业和生态系统。随着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芯片推动了人工智能、移动技术和物联网等领域的突破。国际测试委员会特邀多位独立科学家,从芯片领域近百项代表性成果中挑选出了主要贡献者,形成了百年人才榜、机构榜和国家榜。
在芯片领域的人才榜上,英国科学家Maurice Wilkes以他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EDSAC和最早提出及设计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而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科学家David Patterson,他的主要贡献包括RISC指令集和RISC-V指令集等。而排名第三的是美国科学家Gene Amdahl,他是IBM360的主要设计者,并提出了系统设计领域中著名的Amdahl定律。在机构榜上,IBM、英特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居前三。而在国家榜上,美国高居榜首,英国、德国分列其后,中国则名列第六。
在数字化时代,开源已经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促进全球开发者社区的重要力量。国际测试委员会全球开源贡献世纪榜指出,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由理查德·斯托曼于1985年创建,是开源历史上的关键里程碑。FSF倡导用户有运行、研究、修改和分发软件的自由。在20世纪90年代,“开源”一词被提出,Bruce Perens于1997年发布了开源的第一份正式定义,并于次年参与创立了开放源代码促进会。而Linux操作系统,则是由芬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发布,激发了协作软件开发的浪潮。近年来,开源已经从软件领域扩展到硬件等其他领域。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工智能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智能手机到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国际测试委员会评选出了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显著影响并发挥关键作用的顶尖成就。这些成就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早期开创性工作,包括人工智能理论、自动定理证明、语言、聊天机器人、游戏、知识表示和专家系统。同时也包括了聚类、分类、回归、降维以及特征提取,神经网络,强化学习,决策树和集成学习,概率图模型和进化算法。
未来展望:更准确认定贡献者,共推科技发展国际测试委员会创始主席詹剑锋表示,这是相关领域第一次系统性梳理榜单,旨在更准确地确定在20世纪到21世纪近百年中,哪些个人、机构和国家对芯片、开源和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努力将有利于全球科技共同体更好地认识先驱者和创新者,推动科技的共同进步。
在未来,这些评榜将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参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解行业前沿、认识领军人物的窗口,也为科技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全球科技巨擘将在这一舞台上崭露头角,引领科技未来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内容、版权问题,请留言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