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本应和赵云一样名垂青史,奈何最后遭小人暗算,落得三族尽灭

听荷看历史 2025-04-10 15:27:00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阵营的赵云和魏延二人,给人留下的是一忠一奸的印象。但是在正史中,赵云和魏延二人有着相同的经历,能力其实也不相上下,双方都是蜀汉的忠臣。

赵云的优点是忠诚勇武,魏延的优点是敢打硬仗,有勇有谋,二人一生在蜀汉的经历和官职也基本相同。只不过魏延最后比较倒霉,死在了小人杨仪手里,导致自己在死后的名声远远不如赵云。

同时起步——刘备的早期团队

赵云和魏延可以算作在同一期间加入刘备阵营。

公元200年,当时的刘备任公孙瓒手下的别部司马,赵云则是公孙瓒手下的骑兵将军。

后来赵云发现公孙瓒没有匡扶汉室之心,便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于是赵云就跟着刘备先后寄身袁绍,曹操,陶谦,刘表帐下,最后跟着刘备在河南新野猥琐发育。

正是刘备在河南新野猥琐发育的这段时间,河南义阳县(今湖北枣阳)的魏延,带领家族人员投靠了刘备。

从此之后,赵云和魏延一左一右,都成为刘备的部曲,也就是亲兵兼保镖。紧接着,诸葛亮也在这个时间段加入了刘备的阵营。

但是好景不长,在刘备客居新野八年之后,曹操的大军还是南下了。当时的荆州牧刘表已经去世,接替刘表的是他的小儿子刘琮,没想到这个刘琮连招呼都不和刘备打,一声不响的就投降了曹操。

这一下,给刘备来了个措手不及。刘备还没来得及在新野组织抵抗,就被曹操的大军碾压。兵败的刘备只能带着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魏延以及十几万百姓逃亡。

长坂坡救主——赵云领先魏延

在逃亡的路上,刘备的一家老小在长坂坡不幸成为曹操的俘虏。得知老婆孩子被俘,刘备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在这时,浑身是胆的赵云孤身闯入长坂坡,一路杀穿曹操百万大军,最后浑身是血的救出了刘备唯一的儿子阿斗。

此一战之后,赵云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而这时的魏延,依旧是刘备的亲兵。

救回阿斗后,刘备继续带着众人朝江夏(湖北武昌)出发,因为那里还有刘表另一个儿子刘琦统帅的两万水军没有降曹。

刘备来到江夏之后,刘琦就病死了。于是刘备接手得了刘琦的两万兵马。

有了这个本钱,刘备派诸葛亮渡江,前往江东和孙权谈判,相约共同抗曹。

最后在诸葛亮和东吴鲁肃的不懈努力下,刘备和孙权结成抗曹联盟,与曹操鏖战赤壁(湖北赤壁)。

公元298年冬,孙刘联军的一把大火,在赤壁烧掉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希望。

赤壁大战之后,曹操退回北方,曹、孙、刘三方瓜分了荆州,刘备趁势又拿下桂阳,武陵,零陵,长沙四郡。

在此过程中,赵云又立下大功,刘备封其为桂阳太守,偏将军。而此时的魏延,依旧是名不见经传的亲兵。

同样是刘备的亲兵,赵云升迁的速度,是魏延遥不可及的。但刘备这一生,不仅有识人之明,办事更讲究一个公平。

随刘备入川——魏延追赶赵云

刘备在荆州站住脚跟之后,益州的刘璋由于多年来一直受到汉中太守张鲁的欺负,便想着让刘备前往益州帮他打张鲁。

然而,刘备从涿郡起兵开始,他给自己的定位就不是一个打工人。于是刘备表面上答应了刘璋的请求,暗地里则是想趁此机会夺取刘璋的益州。

于是,刘备就带上了凤雏庞统和魏延入川。由此看来,刘备此举是想给魏延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刘备在入川之前,则是封赵云为留营司马,镇守刘备当时的大本营公安(今湖北荆州公安县),等于又一次把身家老小的性命,都托付给了赵云。

公元211年,刘备入川一年之后,便和益州之主刘璋翻脸,双方开始刀兵相向。在这个过程中,刘备的军师庞统不幸战死,全靠魏延在蜀中奋力厮杀,才勉强撑到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的支援。

公元214年,在历经三年的战争之后,刘备最终夺取益州,魏延因为和黄忠一起拿下了广汉郡(四川广汉),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魏延总算在升迁之路上看见了赵云的车尾灯。

而赵云在这次夺取益州的战争中表现也不差,不仅自己独立带兵攻破益州的江阳郡(四川泸州)和犍为郡(四川乐山),而且还和刘备一起拿下成都。

于是,在全面占领益州之后,刘备封赵云为翊军将军。

封汉中太守——魏延持平赵云

当获知刘备占领益州之后,身在许昌的曹操急了。如果放任刘备做大,将来必然成为自己的强敌。于是,汉中之地又成为刘备和曹操争夺的焦点。

公元215年,曹操抢先一步出兵汉中,汉中太守张鲁投降曹操,曹操兵不血刃的拿下汉中。

曹操拿下汉中,无疑是在刘备的益州头上悬上了一把利剑。于是刘备果断出兵北上,与曹操争夺汉中。

汉中之战,历时两年之久,最终以刘备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在汉中之战中,魏延采用了声东击西,先进后退的战术,一度杀到了曹操的中军大帐,让刘备大为叹服。

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刘备封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北将军;而赵云则是被刘备封为江州(重庆)都督。

与此同时,张飞被封为巴西太守,守卫阆中(四川阆中),再加上一直守卫荆州的关羽。魏延此时和关羽,张飞,赵云组成了刘备集团地方上的四根台柱子。

甚至于魏延这根台柱子的作用,要远高于张飞守卫的阆中和赵云镇守的江州。其作用仅次于关羽镇守的荆州。

毕竟当时的汉中和荆州直接和曹魏的领土接壤,关羽和魏延所处的位置处于前线,而张飞的阆中和赵云的江州,则是属于后方。

此时,将魏延的镇守之地和关羽,张飞,赵云三人拿来比较,并不是要以此为依据来评判四人的地位高下。

而刘备把魏延放在前线和将赵云放在后方,并不一定就说明魏延的地位高于赵云。前面已经说过,赵云的优点是忠诚勇武,魏延的优点是敢打硬仗,有勇有谋。刘备把赵云放在后方,正是看中了赵云的忠诚;而把魏延放在汉中,则是看中了魏延能打恶仗,并且胸有谋略的优点。

所以此时,也并不存在魏延和赵云谁的地位高低的问题。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刘备集团的命运却遭到了致命打击。

白帝城护驾——赵云力拒东吴

公元219年,58岁的关羽先是在樊城水淹曹操七军,威震华夏。紧接着情况急转直下,关羽镇守的荆州被东吴吕蒙偷袭,关羽自己也身死麦城(湖北当阳)。

两年之后,公元221年四月,在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的这一年,55岁的张飞又被部下范疆,张达杀死。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尽起蜀中之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但仅仅十二个月后,刘备就在夷陵战败,不仅老将黄忠战死,更是被东吴大都督陆逊一把大火烧掉了大半家业。

刘备本人则是在陆逊的追赶下逃往白帝城(重庆奉节),而这时,第一个赶到白帝城护驾的,正是镇守江州的赵云。

由此可见,刘备在人事任命上还是有一手的,关键时刻能保命。

好不容易逃回白帝城的刘备,在不久之后又收到一个噩耗,那就是四虎将之一的马超又在成都病死。这对于刘备来说,又是一个打击。

然而,此时身在白帝城的赵云虽然能抵御东吴的进攻,但是却挽救不了刘备的性命。公元223年四月,在逃回白帝城八个月后,一代创业雄主刘备也在白帝城抑郁而亡。

首出祁山——赵云兵败

随着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刘备的相继去世,此时蜀汉能打的将军就剩下赵云和魏延了。

公元228年,在刘备去世五年之后,蜀汉经历了五年时间的休养生意,诸葛亮打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曹魏。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过程中,魏延任前锋随诸葛亮出祁山,而赵云则是被诸葛亮用作疑兵出箕谷,佯攻长安,吸引曹军主力,以便为诸葛亮攻取凉州赢得时间。

但是这次,赵云的疑兵被曹魏的大司马曹真击败,而诸葛亮的祁山大军,也因为马谡丢失街亭无功而返。

兵败之后的赵云,在回到成都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五出祁山——魏延身死

赵云死后,魏延继续着他的脚步,又跟随诸葛亮参与了四次北伐,基本上都担任的是先锋的角色。

特别是在公元230年,魏延奉诸葛亮之命出兵雍凉,大破曹魏大将费瑶和郭淮二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斩获魏军甚众。魏延因此战被后主刘禅封为前将军,南郑侯。

此时,魏延南郑侯的爵位属于县侯,已经高于曾经关羽的汉寿亭侯,张飞的西乡侯,黄忠的关内侯。

而赵云生前的爵位是永昌亭侯,属于和关羽一个级别的亭侯。

所以,在赵云死后两年,魏延第一次在地位上超过赵云。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陕西岐山)。

诸葛亮死后,其留下的杨仪,费祎,蒋琬,董允等人,都是不思进取,只求苟且偷安的人。而魏延则成为了刘备创业集团中仅存的硕果。

同时,在诸葛亮死后,也只有魏延一个人还记得蜀汉集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但是,魏延孤独的身影,在那群苟且偷安人的眼里太过单薄。于是,这些人为了阻击魏延继续北伐,在诸葛亮死后集体孤立了魏延。

甚至在商量撤军时,竟然把魏延排除在会议之外,事后又安排魏延断后。再加上诸葛亮生前的长史杨仪一直和魏延不和,而丞相司马费祎也站在了杨仪这边帮他骗魏延。最终让逼急的魏延率军南下,烧毁了退往蜀中的栈道。

而魏延此举,正是中了杨仪的奸计。而后杨仪立马上书后主刘禅,指责魏延谋反。而魏延也不甘示弱,同时也上书指责杨仪谋反。

当刘禅搞不清楚状况,找到留守的蒋琬和董允二人问计时,同样不想再北伐的蒋琬和董允二人,一口咬定是魏延在谋反。

最终,魏延被杨仪所杀,并灭了魏延三族,剥夺其一切爵位。一个对蜀汉忠心耿耿三十多年的忠臣良将,就这么死在了一群小人手里。

在魏延死后十七年,后主刘禅为感念赵云当年长坂坡救主之恩,追谥赵云为顺平侯,算是对其一生功业的肯定。而魏延则是被彻底黑化至今。

时过千年,有谁还记得魏延也曾是一腔热血的蜀汉忠臣?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