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特朗普公开羞辱,到唾面自干请求美国“高抬贵手”。在外交和内部矛盾的压力下,这几天,外号“小土豆”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终于交出执政党“党首”位置。未来的几个月内,执政党将选出一个新“党首”,来接替特鲁多的总理位置。
说起来也非常讽刺,在2015年上位的时候,加拿大在野党和执政党都非常看好这个才43岁的最高领导人。年轻、阳光且相对当时的一种各国领导人更有活力,加拿大不少媒体将之称赞成一个“天降伟人”,会带领加拿大走向辉煌。然而,到如今特鲁多在内外交困和无数羞辱中被迫下台,当年的一些赞美也成了嘲讽。
直观地说,西方舆论和国内不少舆论对加拿大的评价,其实有些“过度包装”。说句难听点的,这不过是所谓“民主世界”的一套经典“民主”叙事。为了竞选可以疯狂砸钱和炒作,包装成一个“圣人”。然后等真正上台,才发现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特鲁多的下台,乍看是反对派和执政党斗争,以及美国领导人特朗普的公开羞辱,让加拿大颜面尽失。最终以财政部部长辞职为导火索,导致内部压力彻底超出阈值,进而被迫下台。
从单纯的表面因素看,是加拿大的经济问题、通胀问题,以及外交上的问题。但本质上来说,实际是加拿大的“主权”独立性问题。经济上早已经被美国捆绑上了“北美贸易区”。一旦美国经济下滑,且选择拿盟友当“急救包”,加拿大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特朗普羞辱特鲁多是“美国加拿大州州长”,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原本加拿大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可以让加拿大摆脱美国加息带来的部分影响。但因为在主权上是美国“经济殖民地”,加拿大不光和中国翻脸,更是打破游戏规则的直接绑架中国企业高管。更不用说,后续在国际事务上,不是挑衅台湾问题,就是炮制新疆话题,加上帮助美国实施“卖国”式的对华制裁。特鲁多由此结局并不意外。
其实,加拿大有这些问题,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又何尝不是这个情况。我们如果平常关注国际时政的话,不难发现,类似加拿大的这种“民主”叙事,也同样发生在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身上。这里面可能也就是日本的岸田运气好,早早跑掉了。韩国现在已经闹得,大家也都知道,尹锡悦下场肯定好不了。马克龙动不动就挨巴掌,前几个月,朔尔茨差点成了独眼龙。到底是谁打的,德国至今不敢说。
马上变美国第51州了,吓得特鲁多赶紧主动下台,不下台做美国最大的州长岂不是很尴尬,卖力反华紧跟美国也不会让美国佬手下留情,这个政治小丑玩的一团狗屎,糟糕透顶,演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