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少年的你》,不少观众脑海里浮现的,除了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演绎,就是那个让人又怕又恨的反派魏莱。
而塑造这个角色的周也,曾经还是圈里不知名的小透明。
有人说,她是幸运的;也有人说,是她抓住了机会。
但这个看似一夜成名的背后,其实藏着一段长时间的积累和突破。
今天,我们就聊聊周也的故事,看看一个把演艺当成事业的人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成长之路:普通家庭女孩的追梦开始周也成长在一个特别普通的家庭。
家里没有影视圈的背景,也没有丰厚的经济条件,但父母非常注重她的培养。
她小时候学过舞蹈、画画,还尝试过一些才艺类课程,这些爱好虽没让她快速成名,但培养了她的耐心和坚持。
但谁能想到,一个小时候学习风格有些“散漫”的女孩,后来会成为大家朋友圈刷屏的影视新人?
高考那年,为了追逐做演员的梦想,她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这可以说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步入北电后,她像个努力汲取养分的“海绵”,把时间花在了课堂和排练室里。
老师们常提到她“投入”,而同学们记得她常常反复琢磨表演细节,把角色演绎一遍又一遍。
“一整天呆在排练室不出来”成了她学生时代最常见的日常。
初露锋芒:《少年的你》让魏莱成为观众记忆中的经典反派周也第一次被大范围关注,是通过《少年的你》。
对于一个年轻演员来说,这样的角色并不好处理。
魏莱是个校园霸凌者,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心却充满了阴暗和复杂。
周也为这个角色下足了功夫。
她不仅研究了角色的背景,还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走进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她认真思考“魏莱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场戏是霸凌陈念(周冬雨饰),拍摄时需要非常强的情绪张力。
有意摔倒、有力的推搡,这些动作虽然拍出来很顺畅,但其实背后全是真刀真枪的碰撞。
周也后来在采访中说,拍完那天下午,她的膝盖有好几个青紫的淤痕。
但成果也证明了她的努力,魏莱成了许多观众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角色。
也正是凭这个角色,周也拿到了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的提名。
多面角色探索:从顾湘到丑子冈,她的角色塑造有多用心仅凭一个电影角色成名,可能只是运气;而能接连为观众留下印象,那就是实力了。
在之后的一些剧里,周也不仅尝试了不同性格的角色,还挑战了类型风格差异较大的戏剧创作。
比如《山河令》里的顾湘就是个截然不同的存在——活泼、机灵、带点调皮的古典女孩。
拍摄顾湘的时候,周也经常和导演讨论剧本中的细节。
有一段诀别戏,她反复琢磨怎么把“留恋”和“心痛”用表情传达出来。
试了好几遍,她才确定了呈现方式。
网友评价她对细节的把握很到位,让人觉得“这角色就应该是她的”。
后来,她又在《啊摇篮》里演了不一样的角色——保育员丑子冈。
这个角色的背景很不“浪漫”,是个生活在战乱年代的普通人。
为了贴近这个角色,周也还去查阅了大量当时的文献,看老照片,试图挖掘那个年代保育员的真实状态。
从表情到姿态,她都尽力去靠近角色本身。
这种深入的创作态度让不少观众觉得,她的演技一直在进步,也正是这种进步让她越来越可期。
风格百变:演艺与时尚间的全方位平衡除了影视作品,周也在时尚领域也有所尝试。
她是那种看起来“标致”却带点独特色彩的长相,虽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大红人脸,但镜头感很强。
无论是古装造型,还是日常穿搭,她都能自然驾驭。
有一次,她在社交媒体晒了一张时尚活动的红毯照:黑色露肩长裙,配上简约的配饰,整个人看起来优雅又自然。
有人评论:“这姑娘有股特别的气质,简单却抓眼。
”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她开始成为娱乐圈时尚方向的重要潜在人选。
其实,这也印证了一点——演员的成功从不局限于演技或者颜值本身,能让人看到你的其他层面,也是一种影响力。
结尾:从努力开始,向更广阔的未来进发从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女孩,到如今拥有作品和讨论度的年轻演员,周也的经历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台前的光环,背后一定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努力。
有人说她幸运,但她用坚持和积累证明了什么是“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未来,她的路会怎么走?
或许她自己也在一步步寻找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周也的追梦路才刚刚开始。
从默默无闻到“话题中心”,从小透明到实力新星,每一步她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相信她,还会用更多的作品,继续惊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