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朴初伏案学习

赵朴初致白土吾夫信札(2开)
赵朴初,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名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卓越的领导才能及对文化事业的无限热忱,成为了连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生于1907年的赵朴初,自幼便展现出对文学与哲学的浓厚兴趣,这不仅为他日后的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预示着他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朴初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弘扬文化的一生。他早年投身于革命事业,后转而致力于佛教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成为中国佛教协会的重要领导人。在此过程中,赵朴初深刻认识到文化交流对于增进国际友谊、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尤其是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他倾注心血的重点领域。
赵朴初与日中文化交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赵朴初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远见,敏锐地意识到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文化纽带,以及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和解与合作的巨大潜力。下面这封“赵朴初致白土吾夫″信札,写于1974年8月1日,从信件内容看,见证了他不遗余力地推动旨在加强日中文化交流的举措。
赵朴初积极参与中日佛教界的友好往来,多次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日本,与日本佛教界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访问不仅加深了中日佛教界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也为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开辟了新途径。
此外,赵朴初还积极推动中日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倡导成立中日文化交流机构,组织文学研讨会、艺术展览等活动,为两国艺术家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在他的努力下,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化、深层次的发展态势,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赵朴初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使者,更是中日友谊的桥梁和纽带。赵朴初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他的努力,不仅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也为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赵朴初的推动下,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两国关系的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历史将永远铭记赵朴初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后来者继续致力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赵朴初,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将永远活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
(阿牛哥)
附录:赵朴初致白土吾夫信札
(共2页)

信札原件
尺寸 26.5x17.5cmⅹ2

赵朴初致白土吾夫 信札2~1

赵朴初致白土吾夫 信札2~2
[信札内容]
“白土吾夫先生①座右:
日前晤谈为快,承携赠唐招提寺写真六帧及鉴真传方药袋、唐招提寺祭礼团扇,感谢之至,兹附上致森本长老②、宫川寅雄先生③、渡边义雄先生④函,敬请分别转致并希代为致意为感,前承赠精印唐招提寺画册,曾专函奉复,兹再一次向先生暨贵会诸公致谢,并祝旅途安顺。
中岛健藏先生⑤请代为致候
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
赵朴初 拜启
钤印 朴初″
注释:
①白土吾夫(1927~2006),白土吾夫是老舍生前好友,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代表理事兼专务理事,全面负责对华交流工作,为发展两国关系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1995年对外友协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称号,以表彰他在中日友好事业中的杰出贡献。
②森本长老(即森本孝顺长老,他是唐招提寺的第81世长老。为修复二战后一度荒芜的唐招提寺付出了巨大努力。
③宫川寅雄(1908~ ),日本文艺评论家,美术史家,出生于日本东京都。著有《近代美术及其思想》等。
④渡边义雄,日本政治家。
⑤中岛健藏(1903~1979),日本友好社会活动家,日本评论家。生于东京,1956年组织建立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并出任理事长,1957年后多次访华,为促进日中友好、恢复邦交作出了很大贡献。
说明:
①钤印 朴初(朱文)
②信札用纸使用朵云轩“汉千万钟″图案纸
③此信札为广州梦墨斋收藏

梦墨斋 陈政命名并题
图片提供:广州梦墨斋
审稿:李桂强
责编:文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