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个帖子,建议基础学科想留学的现在避开美国,去英法德,学成归国还能提高我国的基础学科水平。结果留言里被骂惨了,骂我“学文科的没见识”,“中国基础学科哪里落后了”,“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冠军都是中国人”“你这个殖人,举报了”。
这些评论真的让我哭笑不得,很多人把算数好当数学好,把奥林匹克竞赛成绩好当基础学科水平好,把应用技术领先当做基础科学领先。下面是我国软科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大家可以看看数理化的排名:

数学物理排名
数学前十名和物理前十名,都没有中国大学的名字。数学最强的国内高校是北京大学,排在第三十四名,没错,是第三十四名!物理最强的国内高校是清华大学,排名第十八。
联合国概念的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逻辑学七门基础学科。这些学科是整个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大厦的根基。

生物学排名
生物学(生命科学)的前二十名也没有国内院校,排名最高的是浙江大学,第三十四名,清华四十二。

化学排名
化学专业我们成功翻了身,前十名里有四所中国高校,清华排名全球第五。在化学这个基础学科领域,我国获得长足的进步,已经是世界领先位置,仅次于美国。
科学技术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两个方面。我国的基础科学仍然离世界领先国家有明显差距,但是我国的应用技术,却是可以傲视全球的。简单说就是理科我们还有距离,工科我们已经领先了。

通信工程我国霸榜

机械中美英三分、电力电子中美抗衡
我国霸榜的还有航空航天、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纺织工程、矿业工程、遥感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工程、仪器科学等等学科。
基础学科是从0到1,应用技术是从1到100。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由从0到1的创新能力决定的。如果没有从0到1的能力,我们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等别人创新出来后再模仿,这样无法迈开大步超越对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基础学科的留学生去欧洲顶级高校留学,学成后回国贡献。清北、浙大、上交、复旦、中科大等高校基础学科的很多教授,都是在海外留学深造后回国贡献的,打开这些高校的师资队伍网页,就能找到他们曾经留学的简历。
基础学科我们的差距到底还有多远,大概十年到二十年左右,我们国内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该开始多起来,菲尔兹数学奖应该也会有国内获奖者(今年北京大学校友王虹有望获得菲尔兹奖)。
下图是2000年以后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全球高校排名前二十名。诺贝尔奖的自然学科(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奖励的就是基础学科的突出贡献者,他们引导了未来科学技术的走向。中国高校什么时候出现在这个榜单里,什么时候才能说明我们的基础学科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2000年以后诺贝尔奖获奖者全球高校排名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