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寻“神医”失联,南京六合“警务协同”构建“亲情定位仪”

扬眼 2025-03-11 18:06:15

40小时失联、警务协同、多方联动!2月25日中午,当昆明站台传来“爷爷找到了!”的消息,南京六合警方凭借一组硬核数据书写了守护银发的答卷。原来,警方在走失老人手机关机的困境下,调取32处道路监控,发动12个社区网格群,甚至还用上了热成像无人机,最终,帮助家属在2200公里外的昆明成功找到了老人。

七旬老人深夜失联 家属含泪报警

“警察同志,请你们帮帮忙,我爷爷不见了……”2月24日22时30分时许,程桥唐楼社区居民周女士带着家属焦急地赶到程桥派出所报警,称其76岁的爷爷已走失两天,家人在村子里找了个遍都没发现踪迹。

据了解,丁爷爷于23日早晨6点独自离开家,直至天黑也未回家,迟迟不见老人回家的周女士试图电话联系爷爷,却发现电话无人接听,担心其安全,便和家人外出寻找,同时在村中挨户询问,并不断拨打爷爷的电话。然而,经过一天一夜的搜寻,仍无音讯,电话也从开机无人接听变为关机状态。

"警务协同"机制再发力 热成像无人机助力

此时,距离老人失联已有40小时,每过一分钟,就可能多一分危险。在接警后,程桥派出所民警立即将情况上报分局,分局综指中心立即调动分局各部门协同作战,通过“警务协同”平台为程桥所一线处置民警全程赋能,通过“警务协同处置”群,同步调度就近警力进行支援。交警大队负责查询周边社会面视频监控,分析老人可能途经场所及路段,程桥派出所安排多组警力以老人走失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展开地毯式搜寻,巡特警使用带红外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与地面警力相结合同步开展搜寻,社区民警通过微信网格群发动社区、网格员一同寻找,“情指行”专班24小时响应全局协同任务,最大限度提高搜寻效率。

夜幕下,农村小路漆黑且崎岖,视线受阻,搜寻充满风险。然而,所有人员毫无畏惧,手持强光手电细致搜索,不断呼喊老人名字,却始终未获回应。午夜时分,警方已将程桥唐楼社区周边沟渠、树丛搜索一遍,仍未发现老人。与此同时,另一组警力也在紧张工作。“找到了!找到了!”突然,民警在一公交站台附近的监控画面下看到了老人在公交站台乘车的视频画面。

开启绿色通道 2200公里外接到老人

在老人失联的第42个小时,刑警大队经查询后发现老人购买并乘坐了23日22时开往云南昆明的绿皮火车,预计25日中午抵达。

“爷爷前两天还和家里的孩子说要出趟远门,我们都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没当回事,没想真的自己去了!”在得到这一关键线索后,警方立即通知家属,并协助周女士购买机票,提前到达昆明接老人。为保障周女士顺利接到老人,警方联系列车乘警,说明情况,并协助开通绿色通道,让周女士在站台直接接到丁爷爷。

“接到了,老爷子平安!你们辛苦了!”25日中午,民警收到了周女士报平安的短信,众人这才都松了一口气。事后,经了解得知,原来,丁爷爷因身体欠佳,常购买保健品,近日在手机短视频上看到昆明医疗广告,便独自前往寻找“神药”。经过民警和家人的耐心劝说,丁爷爷这才放弃寻找“神药”,于26日清晨在家人的陪同下安全返回家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六公宣

校对 盛媛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