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在4月16日的美日关税谈判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无视此前的外交协调,在部长级会谈前率先同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举行超规格会谈。对此,日本国内及国际的解读大体分为两类。一种解读认为,特朗普此举表现出对日本的高度礼遇和重视,是日本的外交“惊喜”。另一种解读则认为,特朗普此举是在彰显美国在议程设定和谈判中的主导性地位,以更高级别的政治身份对日方施压,是日本的外交“惊恐”。
特朗普(资料图)
会谈后,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取得“重大进展”,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日谈判缺乏实质性进展。特朗普的“闪现”也给日本阵营内部造成了压力,首相石破茂4月16日当晚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过于“自谦”的表态,也引发了日本网友的强烈批评。
共同社发文评论称,特朗普亲自出场参加谈判,堪称罕见,暴露其达成协议的急切意愿。日本是首批与美国举行正式关税谈判的国家之一。此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公开表示,在对美关税谈判中,日本不准备作重大让步,也不会急于达成协议。他称:“我并不认同不断妥协、尽快谈拢就是好的做法。”他还称应避免仓促做决定,“操之过急容易失败”。
赤泽亮正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资料图)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16日刊文说,一名美国企业高管透露说,白宫向他证实,中国没有打来电话。这名高管表示,显然美国政府大大高估了关税对中国施加的影响力。据报道,这名美国企业高管曾就中方对美关税政策的回应实时紧盯白宫。“我们给白宫方面打电话,问他们电话打得怎么样”,这名高管这样描述其与白宫沟通关税问题的进展。其中“电话打得怎么样”,意指“中方是否有给美国打电话,就美关税政策展开商议”。
美媒CBS表示,特朗普政府官员已经意识到严重后果,就是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未来将导致供应链紧张。如果中美无法通过谈判达成一致,美国计划专门为此成立一个工作组,来紧急处理供应链可能出现的危机。据称,工作组具体成员尚未确定,但可能包括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以及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
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有3 个条件,美国先做到再说。美方立场需要更一致,而且愿意正视尊重中国大陆对美国制裁与台湾地区议题等关切,中方希望美方能指定一位谈判代表,负责协调谈判并准备协议草案。总结就是,尊重、一致性、以及指定谈判代表,所以球在美国那边。这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外交部说的很明确,如果美方真想对话解决问题,就该停止极限施压那一套,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与中方对话。
特朗普和石破茂(资料图)
目前,面对美方贸易霸凌,即便是其传统盟友,也纷纷表达了坚决斗争的态度。欧盟迅速出台反制措施;加拿大称,加美“关系密切时代已经结束”;澳大利亚称不会向美方妥协……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后,在重大安全和经济议题上多次出卖盟友利益,让后者对华盛顿的信任跌入谷底。面对美方构建对华关税同盟的利益诱饵,至今没有西方主要经济体公开表示响应。反倒是,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近日对媒体表示,与中国脱钩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与中国开展合作符合英国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