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网约车 任何行业,最忌讳的是不正当竞争。
网约车行业随着运价的不断走低,一些司机便动起了歪心思,便将目光瞅向了能外挂抢单的“作弊神器”。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种明显的造假行为背后,带来着却是严重的牢狱之灾。
近日,广东中山、惠州两地法院,相继对两起网约车外挂抢单的刑事案件进行了宣判,可谓给整个网约车司机群体,带来了一些警醒。
2024年9月,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倒卖滴滴抢单外挂案件。被告人刘某等3人自2024年1月起,通过购买"闪电侠"、"暴力兔"等外挂程序,以每单抽成或按天收费方式向网约车司机兜售。
这些外挂程序通过非法调用滴滴系统接口,加速刷新抢单频率,使使用者在平台派单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但这种恶意程序,并未经滴滴的授权,属于非法获取滴滴系统数据的行为。
最终,法院认定刘某等人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3人3年有期徒刑,缓刑3-5年不等,追缴违法所得15.6万元,并处4000-7000元罚金。
与此同时,惠州市惠东县人民法院对"闪电侠"外挂的开发者团队作出判决。2022年成立某科技公司的陈某,在2024年1月指使技术人员李某开发具备虚拟定位、自动抢单功能的滴滴顺风车外挂程序,并按客户需求定制"抢单特权"。
经查,该程序可绕过平台授权直接调用数据接口,两人因此非法获利1.9万元。法院认定陈某、李某构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分别判处1年4个月、11个月,其中李某缓刑1年,各处罚金5000元。判决后二人未提出上诉。
可以说,这类外挂程序不仅破坏平台公平竞争机制,更存在泄露用户行程信息等安全隐患。而有法律人士指出,开发、销售、使用外挂均涉嫌违法犯罪,网约车司机切莫因为追逐一些小利,而陷入违法境地。
有数据显示,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对于这种恶意刷单的行为,也是零容忍。其已通过升级反作弊系统,封禁6万余个违规账号,并与警方建立数据协查机制。
对于这种恶意刷单的行为,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