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通,湿热是除不尽的。三张祛湿方通阳利小便,分消三焦湿热。
中医名家郝主任。
阳气不通,湿热是除不尽的。三张祛湿方通阳利小便,分消三焦湿热。为什么说清湿热一定先通阳气?因为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清代名医王士雄指出:湿热两分,其病轻缓。所以破解湿热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分解湿热,用到的是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渗淡利湿的药材,让阳气流通起来。

阳气一通,湿气就能化开,从小便排出去,热邪自然就没了,这就是湿去热孤的道理。有了思路,选方子就简单了。《伤寒论》里提到:气化功能失常,可以用五苓散来化膀胱里的寒水之气。要是水热在下焦互结,伤了津液,用猪苓汤加减。下焦湿热就用八正散清热利湿。

这三个方子都是利小便化湿的常用方,可以根据情况加减使用。不过说到用药,平时常用茯苓、薏仁祛湿的朋友千万注意,这些利湿的药往往是往下走的。但脾的特性是以升为健,对于复杂的湿热症状不仅病重药轻,反而会让脾胃的气机往下走,火上浇油加重病情。所以千万别盲目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