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结束后,钢铁就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一种原材料,无论是常见的建筑工地材料,还是各类机械设备以及其组件、构件,都离不开钢铁的支持。与此同时,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钢铁的工艺水平也在日渐提升,而各行各业也对钢铁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这其中,“手撕钢”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抢手货。“手撕钢”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手轻松撕开的薄钢纸,虽然其厚度往往连我们的一张正常打印纸都达不到,但由于诸如化工行业、国防工业以及航空航天等各种的需求,全世界每年都需要生产相当多的数量的“手撕钢”用以满足需求。
然而,过去长久以来,我国在“手撕钢”这一技术上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并且长期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要知道,“手撕钢”的进口价格往往比其一开始的销售价格高出了3倍还多,这意味着只要一天我们不突破这项技术,就一天都会遭受其他国家的“卡脖子”。据悉,此前掌握手撕钢技术最好的国家,是我们的近邻日本,以及远在欧洲的德国,并且由于该技术对工艺要求较高,上述两国也仅仅有几家企业掌握,因而才造成了“手撕钢”的高价格。
不过,中国人向来就有一种不服输,只争朝夕的精神,在认识到“手撕钢”的重要性之后,位于山西的太钢集团决定挺身而出,攻克这个困扰了中国各大部门、单位以及企业的难题。据悉,负责国产“手撕钢”研发生产的,是一家名为太钢精带的公司,其是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门从事不锈钢产品、黑色金属等的生产销售。而当时为了研发“手撕钢”,该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小组进行攻关,最终历经了700余天艰苦卓绝的试验,他们终于生产出了属于国人的“手撕钢”。
当然,光是研发出来了,并不能马上应用于各行各业,随后经过该公司上下的集体努力,“手撕钢”终于在三年多以前进入量产阶段,自此,我国使用“手撕钢”再不用像之前那样,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伴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提升,进口量已经很多年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从这一点上看,我们正逐步摆脱对国外的依赖,这样的突破不仅能够惠及到国内很多企业,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并且,更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完成研发“手撕钢”这一壮举的团队,仅仅只有十多个人,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班底的精干和持之以恒,这个困扰了我们多年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所以,以此类推,当下困扰我们的芯片问题同样也是一个道理,虽然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在芯片行业上遭到了国外的卡脖子,但这同时也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激励我们不但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性能更好、更耐用的各类芯片。
要知道,我们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只要发现了问题所在,并且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等待就好了,因为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所以,看到这里的你有没有想起其他曾经我们遇到的难题,最终经过不懈努力,进而成功攻克了的呢?如果有的话,请在评论区下方积极参与讨论吧。
这玩意儿是干啥用的[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