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用在他的身上十分贴切!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一个人大代表,在到处扎针,甚至为了方便随身携带银针,两会上他已经扎了300针。

当人们看清他的面孔时,却发现他竟是曾经在河南医院中挪公款9700万的人,当年事情败露后他不但没有受到处罚还当上了人大代表。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人名叫宋兆普,是一位从河南汝州走出的老中医。
宋兆普出身于中医世家,家族世代传承着中医药的精髓,他的父亲也曾是一位声誉卓著的中医。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宋兆普从小便立志要继承家族的医术与传统。
16岁那年,宋兆普便随父亲一起深入乡村,开始接触到大量贫苦百姓的疾苦,每当看到那些因贫困无法获得及时治疗的病人,他的心中便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与不安。

父亲常对宋兆普说:“医者仁心”,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之后,经过多年的磨砺,宋兆普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医术,还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精进了自己的医技。
随着医术的不断精进,宋兆普决定开设自己的医院,他成立了金庚康复医院,并将其定位为一所服务贫困群体、让更多人受益的医疗机构。

医院一经成立,宋兆普便确立了一个原则——不收挂号费、不收诊疗费,药品价格也都尽量压低,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许多贫困家庭的患者因为金庚康复医院的存在,得以恢复健康,这也让宋兆普在当地的声誉日益增长。
然而,随着医院的逐步发展,宋兆普的眼界也开始逐渐扩展,他开始接触到一些特别的群体——患有脑瘫的儿童。

从1999年开始,宋兆普常常接触到一些身患脑瘫的婴幼儿。
面对这些年幼的生命,宋兆普深感无力,因为即便是医院的费用已经降到最低,仍然有很多家庭无法承担治疗费用,最终导致这些孩子被遗弃,成了福利院的弃婴。

2009年,河南省民政厅邀请宋兆普去郑州、洛阳等地考察福利院,了解这些患儿的实际情况。
当宋兆普亲眼看到那些重度脑瘫患儿时,心情异常沉重,许多孩子的身体瘦弱、皮肤破损,部分孩子甚至已经患上了褥疮、肺炎,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这些孩子虽然得到了福利院的照料,但由于资源匮乏,福利院根本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

宋兆普知道,很多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面临死亡的危险。
眼见一颗颗无辜的生命因病痛而垂死,宋兆普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亲自承担起救治这些患儿的责任,于是,他开始了他救助脑瘫弃婴的慈善事业。

第一批,宋兆普从福利院接回了20名重度脑瘫患儿,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为这些孩子提供最好的治疗。
宋兆普立下誓言:“只要医学允许,即使医院出钱,也要救活这些孩子!”
然而,事情远比宋兆普想象的更加艰难。

由于这些孩子长期患有伴生病的问题,并且许多孩子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护理要求异常严格。
宋兆普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要为孩子们提供24小时的护理,还需要为一些孩子开发特殊的辅助进食方法。

为了帮助吞咽困难的孩子,宋兆普研发了“冰激疗法”,以辅助他们正常进食。
此外,每个月仅仅是尿不湿的消耗量就达到1200片,而奶粉和药品的费用则更是高达数十万元。
单个孩子的治疗费用高达每月3000元,而这些费用几乎都由医院承担。

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财务压力也越来越大,两年下来,宋兆普为这些孩子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而医院的资金链已经接近断裂。
然而,宋兆普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救治这些孩子,为了不让孩子们因缺乏资金而无法治疗,他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产,将父亲遗留下来的名贵药材变卖,筹集治疗所需的资金。
即便如此,资金仍然紧张,为此宋兆普私自挪用了9700万元的公款。

这笔钱的用途无可厚非——它全都用于了脑瘫患儿的治疗和生活支援,直接改善了孩子们的生存状况。
然而,2012年,这一事件被央视曝光,舆论随之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质疑宋兆普是否有其他隐情,认为他只是为了个人利益进行慈善作秀,甚至怀疑这笔公款是否真的用于了救助这些孩子。
面对媒体的质疑,宋兆普没有逃避,他在央视的采访中情真意切地讲述了自己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说,自己做出这一选择,完全是出于对孩子们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敬畏,在他的眼中,这些孩子的生命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为重要。
为了拯救这些孩子,宋兆普宁愿付出一切,也绝不后悔。

随着央视的进一步报道和宋兆普的亲自解释,公众逐渐了解到这笔钱的真实用途。
宋兆普所挪用的9700万元,全都用于了脑瘫患儿的治疗和生活支援,最终,社会各界开始理解并支持宋兆普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宋兆普继续致力于脑瘫患儿的救治。

到目前为止,宋兆普和金庚康复医院已经治疗了3200多名脑瘫弃婴,7800多名贫困脑瘫儿童得到了帮助,这其中有1500多名患儿恢复了正常的生活,820名患儿被收养。
而宋兆普不仅赢得了患儿家属的感激,还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宋兆普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使命在全国两会期间,宋兆普再一次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宋兆普带着自己救治患儿的经验和心血,在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医急救、医保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提案。

宋兆普主张通过将中医急救纳入规范,推动中西医结合,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提升脑瘫治疗的可及性。
这些提案不仅获得了许多代表的赞同,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公众心中的正面形象。
参考文献中国网——2025-03-09《全国人大代表街头走红,笑称:“走到哪儿扎到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