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门诊20余年,几乎每天都能遇到鼻炎、喷嚏频作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存在一个共性特征——“肝气不疏”。总结几条他们的共同表现:
1、情绪易怒、烦躁不安、容易唉声叹气;2、晨起鼻塞、鼻痒难耐,喷嚏连连,流清涕不止;3、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细;4、春季尤为严重,伴有眼睛干涩、口苦咽干。

中医常说“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鼻炎这类病症,本质是肝气不疏、阳气不畅导致的产物。肝气不疏则气机郁滞,肺气宣降失常,鼻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涕、喷嚏频作。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味中药,堪称“疏肝之果”——青皮!
青皮形似橘皮,实则入肝经,《本草备要》记载其“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不仅能疏肝理气,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可以打通肝气郁结,把肝气通到根上。
而橘络作为橘子的“脉络纤维”,性平味甘苦,专攻通络理气、化痰止咳,尤擅化解气滞痰凝停滞。

青皮的食疗方也很简单,教给大家:
取青皮10g、橘络3g(橘皮内丝络),加水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个月。
作用:疏肝理气,通络化痰,适合舌苔薄白、鼻干鼻塞、情绪急躁、遇冷加重的肝气不疏易患鼻炎的人群。

青皮入药方也教给大家:
李先生,体检发现慢性鼻炎多年,伴有鼻塞、流涕(清涕为主)。症状见鼻干鼻痒、晨起喷嚏连连、情绪易怒、舌边尖红有瘀点,脉弦细。
辨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开方:青皮、橘络、柴胡、白芍、枳壳、甘草、辛夷、苍耳子、薄荷(在这里不写出具体剂量,每个人体质和证型不同,实际运用需要经过辨证,不可随意套用)
结果怎么样呢?
服用7天后鼻干鼻痒缓解,喷嚏减少;复查鼻塞减轻,流涕减少;续方3个月,鼻塞基本消失,体质明显改善,继续巩固一个月复查鼻炎症状消失。
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方子疏肝理气的原理:
1、疏肝——青皮、橘络、柴胡
青皮疏肝破气,橘络通络理气,柴胡升举阳气,如同“春风拂面解郁结”,恢复肝脏疏泄功能。
2、理气——白芍、枳壳、甘草
三药形成“柔肝-理气-调和”通路,将郁滞的气机通过调和恢复,消除鼻炎的“气滞根源”。

3、通络利窍——辛夷、苍耳子、薄荷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苍耳子祛风湿通鼻窍,薄荷清利头目通鼻窍,专攻鼻窍不通形成的病症,尤其适合病程较久的患者。
配伍精要:全方贯彻“疏肝理气→通鼻散邪→固本防复”的阶梯战术,尤其青皮与橘络的搭配,既化解鼻炎又改善肝气不疏体质,避免复发。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试药!
中医好历害的吃对.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吃什么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