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个问题,每个人身处环境、立场、个人实际情况、内心想法不同,最后作出的选择也会不同。作为体制内的领导,尤其是副职,如果知道个人已经无法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放到以前多数人可能都不会辞去领导职务,转为虚职领导的。但是,搁到现在,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反正是我的话,我举双手同意。不过对于一些长期从事领导职务的人来说,一下子转为虚职,内心失落感、低落感会很强的,在面对这类问题时选择就会不同。
我们单位有2名年龄相同的正团职干部转业的副局长,两人正团任命时间相差一年,但都是2006年转业,安置分属两个单位。后来2个单位合并以后,一人被组织部任命为局党组副书记,另一人是局党组成员。2006年转业时,两人都刚过不惑之年,又都是部队实权派领导转业,当时在单位意气风发。我们单位在体制内也算是个大局了,下属十几个二级单位。两名副局长转业回来较早,在党组内排名第二和第三,因此分管的科室和下属单位都是非常好的。两位领导在部队能做到正团,自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但可惜的是回到地方的十几年一直原地踏步,再未有一丝进步,不得不说地方对待军人转业确实有失公平。2018年机构改革时,时任局长找到两名领导谈话,市委有政策,对于正团职转业干部可以套改调研员,但必须退出实职,免去副局长职务。两名副局长因为工资本身享受的是正处级,加之对后来要实行的职级并行政策抱有太大期望,总感觉国家对于像他们这样的军转会有好的政策,最后双双拒绝套改,维持原状不变。
事实证明,在职级晋升政策上,军人转业相对地方土生土长的干部,并没有凸显任何优势。去年年初,距离2人退休不足2年,政策再一次摆在他们面前。2人没有过多犹豫,纷纷选择晋升了二级调研员,退出党组成员和副局长实职,但是因为二级调研员任职时间不足2年,截止这个月退休也无法晋升为一级调研员,对于2人来说也是个极大地遗憾。在和其中一名副局长探讨军转职级问题时,领导非常郁闷:早知这样上一次就应该套改调研员,现在说不定有机会早就升一级调研员了,言谈中说不尽的恼丧。
有些机遇一次把握不住,以后就不会再有。为什么当时他们不愿退出实职,更何况还是套改高一级职级。因为权力的魅力,掌握得久了就不愿撒手了。作为副局长,一人分管办公室,主管办公经费和招待;一人分管财务和人事,执掌全系统将近千把人的干部提拔。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密场合,都是极度受人尊重的领导。在体制内当领导十几年了,他们见了太多的人走茶凉,鸟尽弓藏,世态炎凉,人情淡漠。所以才会在第一次征求意见时,留恋权力的美好,贪恋众星拱月的尊重。现如今,副职领导可不是什么香饽饽,上个月市委组织部拟晋升一批二调,有2名副局长、三级调研员,主动提出愿意退出实职加入到其他工作专班里。为什么他们愿意主动退出?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副职压力太大,各项任务在全省或者全市有排名和通报,落后就要问责,加上疫情影响,经费预算严重不足,能够施展的空间太有限,与其坐以待毙被处理,还不如主动让位给年轻人去奋斗,自己也乐得清闲。
所以说,时代不同选择也会不同,面对当下的局面,是我也会毫不犹豫选择退位让贤。作为闲职,但不做闲人,更不躺平摆烂,从侧面支持、帮助年轻的上位者快速成长进步,也算是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