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说: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沉浮于人生海海的你我,都需要穿越人事纷繁,才能扬帆破浪,抵达彼岸。然而,想乘势而行,得先学会辨别风向。
个中秘诀不外乎八个字:做人中庸,做事极致。
《易经》中谈到:
“天道刚健,地道厚实,人道中庸。”人活一世,既要如天般刚强,又要如地般温厚。不偏执,不极端,保持中正平和,这样才能求得长远。“诗佛”王维,是唐代大儒的典范。少年得志,中年被贬,王维在宦海几经沉浮。但他始终保持着中庸而立的睿智,以温和的态度与正直的性格,不矜不惧地应对着一切。二十岁时,王维中了进士,因为年少有为,才华横溢,风头一时无二。可刚当官几个月,他就因为下属犯错遭牵连,被贬黜济州,任司库参军。从京城顶流到底层库管,王维的人生翻天覆地。王维却泰然处之,没有抗争怒吼,也没有彻底沉默,而是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在济州的日子里,王维一边干好工作,一边四处拜访名士,又写诗又画画,一待就是四年。而到了晚年,王维更是将中庸之道,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历经了人生海海,此时的他,愈发懂得不强求、不偏执。晚年是王维田园诗歌的创作巅峰。这一阶段里,他的作品充满了舒缓、和谐的基调。最有名的当属“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旷世之言,是他中庸处世的智慧结晶,更让他“一笔封神”,流芳百世。人生是一场苦旅,中庸是最佳的调和剂。
只有不激不随,中道而行,才能化解人生迷局。
这告诫我们:做事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样结果才可能如意。从穷小子到世界首富,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财富密码,就是“极致”二字。洛克菲勒是个典型的“强迫症”。他会为了一个项目,做上百种方案,最后细致对比,筛选出最合适的一个,以期达到最佳的项目效果。但这种习惯,并非后来养成。当他还在石油公司打工时,就因“死磕”精神,在业界声名大噪。当时的洛克菲克只是个不起眼的一线员工,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巡视石油罐子的自动焊接。细心的他发现石油罐旋转1周,焊接剂恰好滴落39滴,并完成封口。于是,他便开始想:怎么能让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呢?基于这样的初衷,他琢磨出通过减少焊接剂滴数来节省成本的点子。并且经过一次次优化,他成功研制出完美的“38滴型焊接机”。这款产品看起来只节省了一滴焊接剂,却给了公司每年上亿美元利润的回报。而他的人生,也自此起飞,开始大放异彩。乔布斯曾说:
“你追求极致的人生,人生才会给你极致的体验。”当你为一件事100%付出,你才有可能得到100%的回报。
深以为然。无论在哪个领域,成功总是更青睐那些做事尽善尽美的人。追求“差不多”,结果往往就是“差得多”。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超越竞争对手,在前进之路上一骑绝尘。
真正的厉害人,都能在不同的人生场景中自如切换。
面对人情的冷暖,他们总是一幅云淡风轻,得过且过。可面对事情的瑕疵,他们绝不敷衍,非得求个尽善尽美。这是因为,如果将一切混为一谈,哪怕天赋再好,起点再高,也必然会困顿于人事纷杂。只有学会区别对待,做人时端好天平,做事时拉满标尺,才能在岁月的起承转折中,收获命运的赠礼。
世间之事,千端万绪。能否玩转人生之局,关键看你的控场能力。能成事者,其实并非八面玲珑。以一颗清醒的头脑,化繁为简,将做人做事区分开来,就足以事半功倍。做人,要保持中庸,不偏不倚,才能行稳致远。做事,要做到极致,止于至善,方可满载而归。愿人生之路上,我们都能掌握做人做事的智慧,活得游刃有余,活出漂亮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