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头正劲的余杭,为杭州开辟了新的城市空间,也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从当初的试验田,到如今的基本盘,余杭可谓是披荆斩棘,一路进击,实现了华丽的逆袭。
光环的确耀眼,任务也相当艰巨。余杭在超常规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隐忧,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则会提前锁定余杭的上限。
人才流失的加剧
马云归来的视频中,神情比昔年和煦了许多。市场风云诡谲,科技风潮迭起,历经大浪淘沙,马云收敛了锋芒,平添了谦逊。
它身后的阿里,在时代的呼唤中破空而出,将杭州,也将时代带入了新一个维度。那些带着“玄学”意味的互联网名词,裹挟着企业和城市的骄傲,缔造了数字经济的全新语境。
时代在翻滚着前行,后浪在前赴后继中诞生。随着拼多多、抖音、美团等新兴平台的崛起,阿里在行业中,也不再独占鳌头。这些年,阿里经历了数轮部门调整,大量人才被输送至社会,996的福报,也让他们传播到更广的地方。

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从余杭到上海有了直达线路。沪杭之间的高铁列车上,坐满了当年的阿里人,他们安家在余杭,却将新的梦想托付在沪上。曾经的普通运营人员,到了拼多多,或者抖音,都能拿到翻倍的薪水,大上海的繁华,给了他们更多的诱惑。更有甚者,这些企业的HR,甚至直接堵在阿里总部的门口,招降阿里的“叛将”,吃相虽不雅观,但确实重视人才。
崛起时间尚不算长的余杭,如今要直面“魔都”的人才抢夺,这场防守战,还将继续上演。行业一家独大早已成为过去,群雄并起成为新的格局。成长中的余杭,提前遭遇了人口的双向奔赴。
好在,数字经济的时代在向人工智能的时代裂变,崭新的“独角兽”正在冒头,只是还没到燎原的阶段。阿里相对式微的日子里,余杭正在加紧培育新的产业生态。
房产市场的尴尬
驱车行驶在夜晚的杭徽高速,从五常到闲林再到中泰,高楼逶迤连绵,无从间断,万家灯火的映照中,一条延续二十余公里的巨型居住带喷薄而出。
城市在扩张,人口在外溢,余杭不仅是主城的自然延伸,更是独自发光的城市新中心,成为承接新杭州人梦想的首选之地。纵然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但余杭依旧聚焦了万千杭漂的目光。
璀璨的灯火中,我们或许体会不出某种尴尬。在杭州大城西的发展主轴上,存在着这样的“仰视链”,即买在临安的,向往余杭;买在余杭的,向往西湖。居民的房屋置换,也确实沿这样的路径进行。

余杭的房产,论配套资源,难敌主城;论性价比,又不及临安。因而,处在中间的余杭被两头夹击。
主城,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太多的余杭家长,尤其是高净值家长,为子女就学,会在主城置业。余杭于他们而言,只是人生的中转站,再累,也要拼尽全力挤进主城。
临安,有更瑰丽的山水和更悠然的氛围,众多财务自由的余杭人,会在临安置一处“行宫”,或者干脆搬来临安居住,享受“天人合一”的惬意生活。
有人来了有人走,余杭的常住人口,在进进出出间做到动态增长。好在,刚需人群依然庞大,居住跟着工作定位,是打工者的第一诉求。
城市建设的滞后
2021年之前,余杭和临平是一个区,优质的城市资源集中在临平。
分区来得有点突然,余杭人在感怀“终于不再被吸血”的同时,也猛然发现,城市的滞后实在太多。整个新余杭区,居然找不到一处可以作为市区的地方。
不论哪个区域,都是乡镇的界面,哪怕欧美金融城,也不及临平的城建上档次。分区留给余杭的,是”一张白纸绘蓝图”的城建缺口,是急也急不来的漫漫长路,只能日拱一卒,循序渐进。
纵然GDP和财政收入双双全省第一,但是余杭要花钱的地方多到数不过来,城市配套、交通设施、产业孵化,都需要不间断地巨额投入。

落实到居民生活,普通人才有更真切的感触。除“浙一医院”外,再无重磅医院;除了“天元公学”能跟主城名校较量外,其余中学一时难以顶上。大人工作,小孩读书,老人看病,到处都卷。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这一问题在短期内仍将加剧。
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暂时脱节,是历史原因造成,需要在今后的时间弥补。余杭,是不折不扣的杭州城建新主场。配上区域内的人口和经济体量,余杭的城建担子或为全省最重。
第一区的地位摆在那里,城建的规格绝不能低,毕竟余杭担当的是杭州乃至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形象。中轴线上,似锦的繁花需要银子打底;四根金手指,根根都是销金窟。城市建设的“补缺”,让“浙江第一区”也剩不下太多“余粮”。
城市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天量的投入来积淀。从菜地农居到光鲜靓丽,滨江和钱江新城都用了不下二十余年的时间,临平更是只多不少。新设立不足五年的余杭区,能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非常厉害。所有的擘画,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每一次新项目的落成,都是一次信心的鼓舞。
后记
作为浙江省的“明星”区县,余杭有自己的“闪耀”,也有自己的苦楚。时代的洪流中,总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变化。区县的角逐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余杭目前的短板,是特定的发展阶段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只有积极直面,稳步解决,隐忧才不是隐忧。
不负期待的余杭,也在未曾停歇的发展中,努力修复这些“BUG”,让城市经济的驱动力,居民生活的幸福感,都能长盛不衰。
素来低调的余杭,在区县的进阶中,还有诸多的小目标,比如昆山,比如晋江,只有先超过这些传统制造业的强县,才能站上对决“南山”等高新产业顶级强区的擂台。现有的隐忧排除了,后续的进击才不受束缚。余杭的未来,一直都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