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究竟是怎么变成纸的?看完真佩服!2000年前就发明纸张的老祖宗,造纸总共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步:从原木到碎片。造纸用的原木一般是松树、杉树、桦树、白杨树等有长纤维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树木。这些木材砍伐后被运送到加工厂就可以进入加工流程了。
→首先木材会通过蒸汽或热水的方式清除掉木材表面的沙粒和泥土,亦或者是冰雪。而且太长的木材会被裁切开,避免在接下来的处理过程中卡住。

→紧接着木材被送入一个旋转的大型金属筒体进去去皮,通过在滚筒不断翻滚相互碰撞并摩擦使树皮松动并脱落。
→接着木材被送入切木机,通过旋转的刀片将木材切割成3-5厘米的小木片。因为木片的形状大小会影响后续纸浆的质量,所以木片还会再经过筛选器筛选一遍,把不合格的木片重新切割。
→最后把这些木片储存在木片储存仓桶中。

·第二步:从木片到纸浆。
→木片传输到工厂后首先进入蒸汽槽中进行蒸汽处理,目的就是加热木片使其水分均匀分布。
→紧接着木片被送入木片清洗机,把木片中的小石块、树脂和坚果等杂质清除掉。
→然后木片通过桨轮被推送到集料箱中,再通过水流将木片运输到脱水螺旋机中,在这里将木片和水分离。

→然后再次用蒸汽加热木屑,高温可以使得木纤维中的木质素变软,从而减弱了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木片进入精炼机后更容易进行纤维分离。
→精炼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木片送入一个静态盘和一个旋转盘之间的狭窄缝隙中,通过高压将木纤维分离,高速旋转的旋转盘将木片推送通过盘上的凹槽。在此过程中木片中的水分因热量和高压蒸汽而蒸发,这个过程就产出了纸浆。

→不过纸浆还得经过筛选去除那些没有被充分分离的纤维,筛选出的木纤维会被送回进行二次精炼,而合格的纸浆就会被存储在大容量的储存罐中。
·第三步:从纸浆到纸张。
→最后一步就是从纸浆到纸张的过程。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白纸,纸浆还需要经过漂白处理,常用的漂白剂包括氯气、氢氧化氢或氧气通过氧化木质素中的碳碳双键来破坏其分子结构,从而消除颜色,使纸浆纤维更加纯净洁白。

·漂白后的木浆会与水混合,再通过去气装置排除其中的气泡,确保纸浆的质量。
·最后纸浆就会被输送到造纸机上,纸浆会通过130个喷嘴均匀的喷洒到两层成型布之间,形成一层湿润的纤维薄膜,其实就类似于一种非常薄且湿的毡子。

·紧接着纸浆的水分通过多个吸水箱被去除,这样纤维就留在了成型布的表面。
·现在纸张仍然含有80%的水分,还需要进一步压榨脱水,通过压榨滚在两层粘布之间进行压缩,这样可以进一步去除水分,也使其更加平整密实。
·接下来进入烘干阶段,纸张通过许多个蒸汽加热的干燥滚筒慢慢干燥,水分逐渐蒸发并排放。
·纸张经过干燥后表面仍然较为粗糙,还需进入压光机光滑处理。压光机配备了10个压光滚,其中4个为热滚,通过蒸汽加热使滚筒温度达到260摄氏度,从而使纸张表面变得光滑并具有光泽。

·最后通过测量系统检测合格后就可以将纸张卷成大卷。
这些卷纸可以达到10万米长,重量可达40吨。最终纸卷会根据客户要求被切割成不同规格的纸张,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