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明成祖朱棣刚刚继位不到几个月。
看着如今的大明,朱棣心中无比自责。他不知道自己夺走侄子皇位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大明因为叔侄俩之间的战争,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民间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这时,一个伟大的计划出现在朱棣心中。
01大明在朱棣手中,经过他颁布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到快速恢复,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到处洋溢着一股繁荣之象。三年后的除夕夜,朱棣看着墙上朱元璋的画像,眉头突然跳个不停。这股没来由的惊吓,让朱棣心惊胆战。这么多年过去,每次在看朱元璋画像时,朱棣内心依旧惴惴不安。在朱棣心中,有个巨大的疙瘩。那就是他夺走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而这个皇位,还是老爹朱元璋钦定。朱棣这种做法,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他违背了朱元璋的遗愿。
02朱棣不知不觉中,就走出深宫大院。外面的世界,远比深宫之内更精彩、更有趣。或许是因为除夕的缘故,大街之上,到处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明明已是黄昏,却依旧没有人打算回家过年。人人脸上洋溢着一股幸福,朱棣心中生出一股浓浓的自豪。再往前一走,发现家家户户已经贴上了春联,满城之中,全是喜庆的气氛。这时候,朱棣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摊位前为大家写对联。
朱棣心中顿感好奇,对联这东西,虽然出现已经很久,但真正兴起,却是因为父亲朱元璋。朱棣很清楚,朱元璋在世前,非常喜欢对联,正是在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之下,文人把对联当做一件雅事,大明民间更是形成人人会对联的风气。朱棣正想要上前提笔帮助老先生多写几幅,这时却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之声。朱棣望去,却见一家面馆前,一个中年男人,在店门前大声吆喝,他家面馆,已经被老百姓围堵的水泄不通。
03朱棣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民间的过年氛围,当即混在人群中,随众人挤到了那家面馆门前。原来,这家面馆是京城之中非常有名的一家面馆,平日里都是一些达官贵人才有资格在这里吃饭。今天,老板为给全城老百姓庆祝新年,决定以“对对联”的方式来活跃一下气氛。老板出上联,只要能对出下联,就能免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带多少人,就带多少人。如果对不出也不要紧,只要参与,即可获得三文赏钱。
够对出工整的下联。
老板所出的上联就是:一菜二两三鲜。这个上联,非常符合老板家的面馆生意。“一、二、三”是数量词,呈递进关系,后面的“菜、两、鲜”全都与他家面馆紧密贴合。想要对出下联,确实不怎么容易。
朱棣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瞧着身边一个又一个人上前参与,却都是获得了三文赏钱。朱棣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本想给这些老百姓一个机会,但没想到,时间过去这么久,依旧没人能够对出下联。朱棣只好上前,正声说道:“想要对出下联确实不容易,但也绝非对不出来。”众人闻言,纷纷把目光投向朱棣。
大家看他面相,便觉得他不是寻常人,便纷纷为朱棣呐喊助威。在众人的鼓动下,朱棣当即说道:“我的下联就是,百姓千家万民。”
04此言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片刻之后,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老板经过思索之后,这个下联,截止目前已经是最好的下联,想要对出更好的下联,估计也是没有希望。当即让朱棣把他的下联写下,然后与自己的上联分别贴在店门口两侧。老板和气的对朱棣说:“不知贵人还有没有亲朋好友,今日全都可以进店免单。”
就在这时,一大队官兵沿着大街浩浩汤汤的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小兵见到朱棣后,大声冲后面的将军喊道:“将军,将军,圣上在这里!”众官兵闻言,全都赶了过来,随后齐刷刷的冲朱棣跪下。面馆周围的百姓,这才知道眼前之人竟然是他们的当今圣上,紧接着纷纷随着官兵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