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北宋·韩绛

柳浪画苑 2025-04-28 09:13:36

韩绛(1012年—1088年,卒年存疑),字子华,颍昌(今河南许昌)人,北宋名臣。出身官宦世家,为太子少傅韩亿第三子,韩维、韩缜之兄。

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中允、陈州通判,后历任右正言、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先后知庆州、成都府、开封府,累迁三司使。宋英宗时擢升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面对西夏侵扰,主动请缨任陕西、河东宣抚使,授同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继王安石为相,次年出知许州。晚年历任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河南府尹,官至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元祐二年(1087年)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次年卒,追赠太傅,谥"献肃"。

韩绛历仕仁、英、神、哲四朝,两度拜相,显赫一时。军事上曾有效整饬陕西防务,行政则以果敢务实著称。虽因力挺王安石变法遭保守派非议,然其"乐善疾恶出于天性"(《宋史》评语),始终以革除积弊、利国便民为要务。著有《文集》《奏议》《内外制》等十余种著作,惜皆散佚,今《全宋诗》存其诗十三首,其人其事犹可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典籍。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