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年,郑州有两个扩容的开发区,一个是经开区,另一个是高新区。
而扩容的主要方式就是合作共建。高新区与荥阳的合作共建区域主要为高村和广武两地,面积约272.43平方公里;其中合作共建起步区为30平方公里。
广武镇第二初级中学与郑州中学
广武镇第二小学与创新大道小学广武镇第四小学与科学大道第二小学广武镇第七小学与莲花街小学广武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分园与春藤路第一幼儿园广武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分园与高新区实验幼儿园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城片区内的15.4万居民今后都将享受到合作共建的教育红利。放眼河南,如此大规模的教育合作共建,这还是头一次。郑州终于要向西发力了!
2
那么,高新区为什么要大力往外扩容?
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
合作共建模式为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了新的发展空间。说白了,就是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上月底,在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伙伴大会上,就提到了高新区要在共建区布局新能源产业、智慧交通集群组团等两个汽车产业集群组团。未来,还会有更多产业落地高新科学城片区。高新区建立三十多年,高新老城基本进入饱和阶段,产业饱和,人口饱和,预留用地不多。而外溢的双湖科技城整体面积又不大,住宅和产业用地都有限。截止到2023年末,高新全区管辖面积99平方公里,已建成67.5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一直以来,高新区都是以产业发展带动为主。依托于产业定位,物联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北斗应用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产业、智能传感器产业等6大高精尖现代化科技类产业,已经在高新区发展壮大。高新新城的产业以量取胜,密密麻麻已经落地了不少的产业。而且高新区企业的综合实力也都很强劲。在郑州综合实力50强企业榜单中,高新区有11家企业入围,占比22%,仅次于金水区。产业落地,让高新区具备强大的人口吸附能力,高新区现有常住人口82万,比七普公布的54.6万,增加了27万。人至,则配套兴。地铁方面,1号线已经通车,年底前通车的8号线串联整个高新新城和老城,向东连接西区老城、金水核心、北龙湖、高铁站、白沙绿博等多个热门板块。学校方面,有郑州中学、朗悦慧外国语中学、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等名校加持,教育资源并不差,整体中等偏上。商业方面,曾经有商业荒漠之称的高新区,随着高新万达、正弘汇、朗悦公园里、保利久街等商业落地,这里的商业已经开始过剩。现在的高新区除了医疗资源相对欠缺,其他每一项都非常均好。老高新的居住以及片区价值已经被认可和接受,双湖科技城甚至成为四环外最抗跌的新区。
3
我们来看高新区的新房。
4
一直以来,郑州都是东强西弱的发展局面。
虽然不如郑东新区耀眼,但过去十年,也是高新区更快发展,更高质量崛起的十年。这里生活不错,就业也不错,高新区的强势崛起,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而郑州向西也一直在蓄势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