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是什么时候由苏联彻底接管的?抗联时期比长征可苦多了

小僧乱翻史书 2025-04-28 21:19:39

在中国的抗战记忆里,长征是苦,但东北抗联是“苦到极点”。枪少弹少衣服少,冻一夜人可能就没了。

吃的呢?皮带,树皮,甚至冻土块儿。一支部队,打了14年,粮弹全靠抢,信息全靠人,仗打完了,整支部队能活下来的不超过十分之一。

有人问,抗联到底是谁领导的?也有人问,后来是不是全交给苏联了?这事儿,还真得一段一段来掰开讲。

抗联不是没武器,是没粮、没人、没路可退

东北抗联,名字听起来朴素,他们经历的苦却写满史书。谁都知道长征苦,可是真摆数据、比牺牲、看环境,抗联这支队伍,一点儿都没有好到哪里去,硬得更悲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仅两个月,东北义勇军就开打了。11月7日,江桥抗战击落日机,成为中国人民最早的武装反抗。

这支队伍随后由中共领导整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不靠国民政府拨款,不靠延安送兵,全靠一枪一弹拼出来。

抗联最鼎盛时有11个军,约3万人。兵不少仗却不好打,日本搞“集团部落”策略,把百姓强行集中、隔绝抗联供给。

边区群众没法支援,抗联“后勤线”直接掐断。到了冬天,战士睡雪洞,啃树皮,咬皮带。东北林区零下四十度,冻死都没人收尸。

1938年起,日军对抗联发起“讨伐作战”,动用伪军30余万人围剿,仅一年内抗联减员过半。

赵一曼就是在此过程中被俘,狱中她严刑不屈,最终就义于哈尔滨,年仅31岁;杨靖宇将军独自在白山黑水坚持作战,阵亡后尸检发现,胃中没有一粒粮,全是草根和棉絮。

除了倒在前线,还有很多人是在冻饿交加之下活活耗尽。1939年前后,抗联与党中央完全失联。北满、南满部队变成“无总部作战”,各地分散零星行动。

日军设立12500个“伪民保系统”,百姓见人不敢说,抗联战士饿死、病死、冻死随处可见。境况之惨烈,亲历者每每提起都忍不住落泪。

到1940年初,全体抗联部队仅剩2000余人,11个军空有番号,部队多半撤入林海密布的边境山区生存。这个时候,没人会想到这支队伍还能回来,更没人觉得它还能打赢。

但他们没散。小股队伍在林区转移,骨干干部秘密联系,悄悄为下一步做准备——不是投降,是迂回,是退入苏联境内,为将来做打算。

进得去苏联,是为了更完整地再回来

1940年,抗联步入最黑暗时刻。边界线上的最后一根绳断了。既无外援,也无内通,只能选择北上。不是败退,是“保存有生力量”,是为“延续抗战火种”。

从1940年起,抗联部队分批进入苏联远东地区,在克拉斯基诺、波斯科夫等地接受苏军庇护。苏军为他们设置休整营地,初步进行训练与编组。

1942年8月1日,苏军帮助正式组建“东北抗联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副旅长,部队总人数近千人。

这支教导旅,是抗联幸存者中最强的精英部队。成员包括多次潜入敌后的老战士、接受过国际训练的特工、从日军铁蹄下抢出的干部骨干。

苏方为旅配备步枪、轻机枪、迫击炮、电台设备,按苏军标准训练。但旅部指挥权依然掌握在中方,苏方仅派联络官协助。

这时候,有人以为抗联就此归顺苏联。可事实不是。教导旅成立之后,最先做的除了整军练兵,还有派人潜回东北打情报战。

1942年起,旅部陆续派遣300余人次回国执行任务,从携带电台潜伏到空投爆破,任务范围覆盖长白山、牡丹江、图们江等战略要地。

其中,李敏,一位幸存下来的女兵,也是这批训练人员之一,后担任空降侦察小组负责人。抗联情报组通过无线电持续向苏军传送日军驻防数据、地形测绘图、防线结构等一手情报。

教导旅不是简单的流亡武装,而是战术转换后的特种部队。他们不丢组织、不丢信仰,身在异国,心却早已返回故土。他们躲在苏联密林,是为了哪天冲出去,打回去。

抗联不是等胜利,而是带着胜利一起回来的

1945年8月,世界战局突变。苏联对日宣战,远东方面军兵锋南下,东北战场全面打开。

抗联教导旅的机会来了,他们不是被动跟随,而是被当作“先遣特种部队”编入苏军作战体系,承担斩首、爆破、渗透等关键任务。

8月9日夜,抗联旅先遣队率先通过乌苏里江,在东宁、穆棱、密山等方向发起突击。重回东北的第一个目标,是东宁要塞。

这个要塞,建了30年,是关东军死守的重镇。地下指挥所三层、掩体达40处,火力密布,能顶住数万人进攻。

但苏军打得顺,是因为早就拿到了抗联绘制的布防图。这些图纸是抗联侦察员在1943年冒死潜入绘制,详细到每一口通风井、每一节输弹带。

8月11日,抗联破袭队切断日军通信线路,成功实施爆破行动。苏军主力攻城,抗联从山后包抄,三天攻陷东宁。

战后,抗联还协助接管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治安,清缴残敌。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降书。

东北抗联从1931年打到1945年,整整14年,成为中国抗战中唯一持续全程的主力武装。期间,赵尚志战死,李兆麟未来得及休整便被敌特刺杀,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他们没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教导旅战士大多选择留下,参与东北解放与新中国建设。李敏回国后成为人民解放军首批空降女兵之一,周保中继续参与解放战争指挥。

抗联并未被苏联接管,而是借道苏联,重返祖国。他们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另一面旗帜:不靠后勤,不靠命令,靠血,靠命,靠信念,靠骨头硬撑14年。

参考资料:

“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这就是东北抗联!.参考消息.2021-09-18

为正义必胜、人民必胜注脚——东北抗日联军14年抗战全纪录.新华网.2015-09-24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