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和“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曾说过这么一句名言——“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这句话多少显得有些武断,但如果用它去形容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恐怕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但却依然不影响他“一代明主”的光辉形象;武则天一生杀人如麻,甚至连自己的儿子、女儿也不放过,但她在位期间,社会生产力稳步发展,所以她依然能够受到后人最中肯的评价;还有明成祖朱棣,他的皇帝的“饭碗”,根本就是从自己亲侄子的手中抢到的,不过,朱棣确实是大明王朝两百七十六年间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如此等等,像这样的案例当然还有很多。
然而,我们今天并不打算一一来列举这样的案例,我们就挑出其中的明成祖朱棣,来和大家一起谈一谈吧。我们知道,朱棣的皇位虽然来路不正,但他的确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纵观朱棣的一生,他有两大贡献,很值得一说,而这两大贡献,一个被誉为“中国文化遗产”,是国家级的,而另一个则更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级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朱棣的这两大贡献吧。
我们开门见山,朱棣所创造的“中国文化遗产”,就是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一部大型类书,其收录的古籍多达七八千种,上至先秦,下到明初,但凡成文之著作,皆被收录,像什么经、史、子、集、佛、道、戏剧、平话、农艺、工技、文学、艺术、医药、占卜,等等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据统计,《永乐大典》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这样浩如烟海的内容,实属罕见。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大英百科全书》)在其“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显然,《永乐大典》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了。
那么,朱棣所创造的“世界文化遗产”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故宫!北京故宫,又叫“北京紫禁城”,它兴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完工,前后历经了将近十五年。
关于故宫,我想我们也不用多说,它可是我们从小就心驰神往的地方,长大后,相信不少的朋友也都一睹过它的风采。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61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更是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明成祖朱棣的两大贡献了,一个《永乐大典》,被誉为“中国文化遗产”,一个故宫,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朱棣的丰功伟绩,至于他是抢了谁的“饭碗”,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
欢迎关注野史才有料,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有明一代,只有成祖能比肩秦皇汉武唐宗……
要我说千古第一帝王,还有修长城,建运河,下西洋,北抗外族,南下安南,对敌人下死手,对忠于自己的没有乱杀一个功臣,中国历史第一个藩王造反做皇帝的王爷,也是唯一一个。
永乐大帝在位22年五征蒙古 西北设哈密卫 迁都北京 下西洋 修长城 创立内阁制度 兼收安南 拓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东 华夏领土最南端旧港宣慰司 兴建紫禁城 疏通运河 编永乐大典 修建武当等等放眼中国历史文明史上历代帝王没有与之比拟的
朱棣千古第一暴君,永乐大典修完,有几个文人有机会拜读一下?不是束之高阁,等着虫吃鼠咬?为修书而征的书籍哪去了?尤其是孤本残本。强盗式的修书,就是变相焚书[得瑟]
下西洋才是革命性的
可惜永乐大典被烧了,就剩下几卷。当年的备份不知道还有没有在嘉靖帝陵里
棒子:朱老四身上是我们的血统
成祖是中国历史功绩最多最宏伟的皇帝!还有派郑和下西洋、五征漠北、收复安南、疏通南北运河等等,把其中一个给其它皇帝都可以成为千古一帝!
个人感觉,甚至比不上杨广的贡献。
这些可以有是实实在在的成就,比那些让人笑掉大牙的资本主义、民主议会之类强上亿倍!
[点赞]
郑和下西洋
朱允文假自焚逃到了南洋
汉人 唐人街怎么说[呲牙笑]
五千年来亲自打到此处的,也只有朕了
不合亲就说明一切了,
明朝其实是坑的太坑,牛的实在牛
他和李世民不一样,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才让李渊退位,而他不敢造他爸朱元璋,而有耐心等待时机,靠800个人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贡献给了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