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打压华为的手段不成功,为何还要在用损招来打压deepseek?

李孟卧看数码行 2025-02-26 16:34:46

明明打压华为的手段不成功,为什么还要用来打压deepseek?

其实也不算是打压,我认为是拖字诀,拖住进度,我加速跑。或者使绊子,让你无法正常跑,我正常加速跑!因为机会市场稍纵即逝,只有足够稳定足够优秀的产品,才能快速占领市场!同样打压有时候并不是结果,而是一种态度,也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

美国持续以类似手段打压DeepSeek,主要源于其遏制中国科技崛起的战略目标,并试图维护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尽管对华为的制裁未能完全遏制其发展,但美国仍选择将打压策略延伸至新兴技术领域,就是一种拖字诀!同样也是为相关产业展开的一种“自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腾讯元宝的hunyuan大模型给给的答案!

在技术方面,DeepSeek凭借开源策略和算法创新,以极低训练成本(如GPT-4的1/15)实现高性能,直接冲击美国闭源AI生态(如OpenAI、谷歌)的市场垄断地位。其技术迭代速度远超美国企业,例如多模态模型和MoE架构已形成差异化优势,迫使美国通过行政干预延缓其发展。

在政治博弈方面,DeepSeek的崛起被视为中国科技实力的新象征,其全球开源社区(GitHub Star超15万)和与华为昇腾芯片的深度协同(如算力效率提升67%),可能重构全球AI技术标准。美国担忧这种“技术-生态-治理”三位一体的竞争模式会动摇其科技霸权,因此采取封杀、出口管制等措施。

也有利益冲突,DeepSeek的定价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5%-10%,极大降低了AI应用门槛,威胁到英伟达、微软等企业的利润空间。例如,其推理成本仅为OpenAI的1/30,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和开发者转向国产生态,加速美国技术产业链的“去美国化”。

当然核心是遏制中国创新生态,美国通过打压华为已验证技术封锁的局限性,但DeepSeek的开源模式与华为昇腾芯片的结合,形成了“算法+硬件”的协同突破,可能催生新的全球技术标准。这种生态化反的潜力,促使美国采取更激进手段(如网络攻击、法律诉讼)阻止其全球化进程。

综上,美国对DeepSeek的打压本质是维护科技霸权的战略延续,试图通过遏制中国AI创新生态的崛起,延缓全球科技格局的“东升西降”趋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外部压力反而可能激发中国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0 阅读:3

李孟卧看数码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