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不懈怠!徒步Citywalk不能停。
前几天和有1-2年没见的朋友小聚,聊到周末怎么过?以前喜欢逛商场、自驾游的他们,如今也变得爱徒步。一是人到中年注重健康,二是消费降级,徒步更经济实惠。
一些朋友照着我分享的攻略,逐一去了六片山、油麻山、木强水库、从化桂峰山......,笑着催更“这个系列不要停!”

木强水库
忙于视频号,近一两年在老城区流连忘返的我,发现好久没走进山林徒步了!
其实在市区,也有一些不错的Citywalk路线,虽然没有广袤的自然风光,但也有“小桥流水 白鹭纷飞”景致,一秒从都市穿越到乡村。

马涌直街汇津桥
这条路线,就是最近走了两次的海珠涌碧道。

河涌大树上有栖息的白鹭
海珠涌在哪 不是海珠湖那一带

藏在海珠市中心,水清树绿的海珠涌
海珠涌在哪?徒步是什么路线?
除了住这一带的街坊,不少广州人可能也不清楚这条碧道。问现在最火的DeepSeek“海珠涌徒步攻略”,给到的答复是“海珠湖攻略”。
海珠涌,又名马涌,东起珠江前航道珠江泳场附近,西至珠江后航道洲头咀码头附近,全长约6.1公里,宽约26米。串联起晓港公园、碧水瑶溪牌坊、海珠城、十香园等多个打卡景点。

从东到西,依次经过三座古桥:晓港公园的云桂桥、碧水瑶溪牌坊的利济桥、马涌直街的汇津桥。河涌两岸老街旧巷纵横交错,保留着广州最原始的市井生活。

点击图片
喜欢走街串巷的,可以走进龙导尾一带,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博物馆、民国洋房云集的龙骧大街、小食店众多的同福路......文化历史、古迹建筑、小吃美食,内容丰富。

海珠涌碧道的粽子店
海珠涌以前水质差,散发臭味,被街坊冠以“臭涌”名号。
从去年开始,海珠区实施海珠涌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目前晓港公园到十香园段完成初步改造,通过在水底“植树”,形成“水下森林”效果。

利济桥附近,“水下森林”初见效果
现在漫步海珠涌,水清岸绿,偶有白鹭飞过。春天来这徒步,胜过闲庭信步。

海珠涌碧道Citywalk 路线推荐

十香园纪念馆对面
要深度Citywalk,一次不够。只想沿着河涌走的话,建议起点从晓港公园,公园的云桂桥-江南西利济桥-十香园纪念馆-马涌直街汇津桥-龙导尾凤宁桥-洲头咀。
缓步慢行,午后轻松半日游:打卡三座古桥,江南西青凤大街逛吃、参观十香园纪念馆,走进龙导尾感受市井生活,最后在洲头咀公园或太古仓码头欣赏落日。

太古仓码头
上面的路线也可反过来:从洲头咀出发,以晓港公园为终点。往东新港、滨江东一带河涌两岸都是现代住宅小区,人文景点少。从这点看,海珠涌和珠江一样,见证了广州城市东扩发展的历史。
如果自驾,又精力充沛的小伙伴,可以将车停在洲头咀隧道旁的停车场,从洲头咀沿着海珠涌碧道一路向东,徒步6公路到滨江东。

滨江路对面,沿江路上的天字码头
然后骑共享单车,从滨江东珠江泳场开始骑行,一路经过海印桥、江湾桥、海珠桥、解放桥、人民桥,眺望珠江对岸的新老建筑,最后回到滨江西路尽头的洲头咀。

人民桥视角的珠江两岸
全程40分钟左右,江边有骑行道,绿树成荫清凉不晒。海珠涌徒步+滨江路骑行,对广州老城区的风貌和印象,会更深刻和立体。
一些值得拍照打卡的点
01 晓港公园 云桂桥

云桂桥原名小港桥,是明代清官何维柏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所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之一。

该桥横跨海珠涌,用青色花岗岩石砌成,全长32.2米、宽3.38米。整个云桂桥均为花岗岩石砌成,造型精巧,桥面两边有石砌护栏,桥栏雕饰简朴,造型简练明快。

桥一侧有高大的木棉树,喜欢拍照的,可以站在桥上以木棉为背景,拍照打卡。

02 碧水瑶溪 利济桥

利济桥位于青凤大街、海珠城附近,横跨海珠涌。这座桥始建于清朝,最初是一条名叫“待月桥”的木桥,后改建成石桥更名为利济桥,桥中央的两面都刻有“利济”两字。

利济桥为历史上“瑶溪二十四景”之一的重要景点,桥由花岗石砌成,宽约2.5米,长约23.5米,两端为石阶,桥面两侧的石栏于抗日战争时期损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复原状。

旁边文艺清新的青凤大街

03 十香园纪念馆

纪念馆门前的桥
十香园是清代广东著名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园。
因院落里曾植有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十种花木,常年香四溢,故名十香园。

一百多年前,两位仙风道骨的花鸟画家——居巢、居廉在此习画授徒,开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先河,桃李满天下,走出了高剑父、陈树人等岭南画坛巨匠。
十香园因此有了“岭南画派摇篮”的美誉。

十香园纪念馆古色古香,古亭、假山、锦鲤池、盆景......非常适合拍古风照片,午后光线柔和更出片。旁边还有隔山书院,可以看看书赏鱼、喝咖啡拍照。



旁边还有口袋公园
04 马涌直街 汇津桥

海珠涌上的三座古桥,个人偏爱汇津桥。这一带人少安静,古树密集,枝头经常有白鹭纷飞。

汇津桥北接马涌直街,南连西华直街,俗称马涌桥。珠江潮涨时,江水自海珠涌东西两端同时灌入,至此汇合,故名“汇津”。

汇津桥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清代重修的两墩三孔花岗岩石梁桥,船型桥墩和栏板望柱极具历史感,是广州现存少有的烟火气古桥。

桥面中间有斑驳的“汇津”二字,桥下竖立了数块碑石,分别是《禁占官涌碑记》石碑、没有年款的“桥神”碑,与桥基础连成一体,古意浓浓。


汇津桥-南田路,右岸的昌盛里值得进去逛一逛。

昌盛里的旧洋房
05 龙导尾凤宁桥

龙安大街的休息亭
龙安大街旁的斑马线穿过南田路,海珠涌进入龙导尾、洪德一带,沿着河涌直下,遇到一座双行道、中间隔着绿化带的桥-凤宁桥。
这座桥也叫孖桥,连着凤宁街和龙导尾鹤洲直街。

鹤洲直街往里走,是市井烟火气浓郁的龙导通津一带。旧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宁隐庵、状元井、将军庙、邓世昌纪念馆、龙骧大街......

喜欢旧城老街的,可以在这逛一整天。

麻石小巷,很多悠闲的猫
06 洲头咀 永兴街

海珠涌近珠江口,右侧是永兴街
如果没时间走进龙导尾,洪德附近的永兴街,也能感受广州的怀旧时光。
海珠涌穿过工业大道,便是洪德、洲头咀一片。洲头咀永兴街,在100年前,有个粗暴有趣的名字——“鸡鸭滘”。

因靠近珠江,货船日夜不停地来往穿梭,逐渐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集散地,墟市热闹非凡。
岁月变迁,如今的永兴街,破败的青砖屋、紧闭的铁门、荒芜的杂草......有点萧条。步履蹒跚的老人,还在经营着的小店,神态安然的猫猫狗狗,让人怀念往日时光。

永兴街延展到珠江畔,是广州最古老的轮渡码头之一,拥有60多年历史的永兴街码头,陪伴了几代广州人的成长。

码头曾于2009年暂停运营,2017年1月1日曾复航,2018年11月再度停运,至此只剩“永兴街码头”的招牌,在江风中流转。
海珠涌Citywalk,游走在都市与乡村、古代和现代之间。
周末在漫步市中心,一秒从喧嚣的都市,穿越到宁静的岭南水乡:古桥流水、垂柳依依、紫荆飘荡,低矮的旧屋、儿时的小巷......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海珠涌Citywalk,涌起几丝丝乡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