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一、李自成落草为寇的原因
二、忠君还是保民
三、李自成败给“理想主义”
明朝是一个“奇特”的王朝。始于饿民流寇,亡于饿民流寇。276年“一兴一灭”,创造了“朱元璋和李自成”历史上唯二纯农民起义成功的神话。如果不看结局的话,李自成的“大顺”要比朱元璋的“大明”得国还要正。
天启七年。银川驿站一匹马饿死了。谁会想到,饿死一匹马,直接导致大明帝国灭亡。
由于朝廷常年发不上俸禄,驿丞打起了马料的歪主意,从喂马的草料里吃回扣。马料供应不够,马儿就被活活饿死了。
驿马属于公家资产。驿马饿死的原因,是草料被驿丞私吞,但他们上报时,肯定不能说驿马是饿死的。于是,他们相中了一个新来的驿卒来“顶锅”,把饿死驿马的责任推到了驿卒头上,给他定了一个“看守不严”的罪名。
这位新来的驿卒,叫李自成。
罪名定下来后,接下来就好办了。要么赔偿驿站的马,要么交由县衙听候发落。
可是。李自成手里没有钱,没法赔偿驿站。在驿丞“关怀”引荐下,李自成认识了乡绅艾举人。并从艾举人手里借了二十两银子,赔偿了驿站。
明朝的驿丞属于无品无级的官,年俸禄36两。李自成属于驿卒,收入可想而知。保守估计,两年不吃不喝都未必能把这二十两银子攒出来。何况是俸禄朝不保夕的明朝末年。
前脚刚贷款赔了单位的驿马。第二年,后脚赶上崇祯登基,朝廷为了缩减开支,裁撤了驿站。对李自成来说,天都塌了,“款贷上了,工作也丢了”。
丢了工作倒也不是大事。毕竟,家里还有几亩薄田,李自成计划秋天收了粮食,再慢慢还艾举人的债。回到老家双泉里后,李自成还在乡亲的推荐下,当上了里长。可见,李自成在百姓当中,口碑还算不错。
好巧不巧。当年夏天,延安府大旱,清涧、安定、宜川、米脂又是旱灾中的重灾区。
粮食绝产,李自成欠艾举人的钱,彻底还不上了。艾举人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为借口,一个劲登门催债。
李自成为了躲债,不敢回家,四处流窜。艾举人一气之下报了官,李自成被判了“械而游于市”(五花大绑游街示众)。
游街结束后,官府依然不打算放过李自成。他们把李自成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不许吃喝。驿站的同事集体哀求官府和艾家,反而遭到推搡辱骂。李自成倒也是一条汉子,宁愿被太阳烤死,坚决不向艾举人求饶。
等衙役走后,驿站同事冲上去从艾家奴仆手中抢出了李自成,带着他跑出城外,躲进了深山。
听说有人“劫法场”,官府立刻出动搜山抓捕。搜山过程中,带头的典史由于马惊,失足摔下山沟,当场摔死。领头的死了,其他衙役一哄而散。
虽然典史的死不是李自成亲手造成的,但是为了抓捕他而死。饿死驿马的事都能算在自己头上。人命关天的账,铁定还得找李自成背锅。
这下,李自成没有回头路了。一伙人经过商议,跑到甘州投了军。再到后来,李自成失手误杀了长官,彻底“黑化”加入了农民义军。
从成长经历来看,李自成是一个纯朴的老实人。他自始至终都没怀疑“贷款赔马”是驿丞给他下的套,还坚信“工作失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理。后来,当上一个里长,相当于半个乡绅,负责替官府收取皇粮。
有这样的职务便利,宁可被艾家人和官府暴揍,也没有想过把黑手伸向穷苦乡亲。这样的品质,在遍地饥荒的明末,绝对是一条好汉。
憨厚纯朴只是李自成的众多品质之一。作为明朝头号反贼,所有正史野史中,除了说他有赌钱的不良爱好,找不到其他任何槽点。
自1629年正式反明,到1645年被山民程九伯一锄头刨死。李自成叱咤风云16年,只娶了4任老婆,有2位还给他戴过绿帽子。大老婆韩金儿与盖虎私通。二老婆邢夫人与部下高杰私奔。最后,称帝封了三老婆高桂英为皇后,纳了明朝宫女窦美仪为嫔妃。
比起洪秀全。金田村起义后第二年,打到广西永安(还没出省),先一口气纳了36位嫔妃。同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李自成,用“洁身自好”形容,一点不夸张。
有人说,李自成造反拖垮了明朝。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人性的存在。对当时的饿民来说,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理想。遍地饿民,朝廷无力赈济,地主大户不肯施舍。如果不是李自成的出现,带领饿民抢掠地主大户,百万饿民如何活下去。
洛阳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因平寇不力,被扒了官服,回到洛阳养老。崇祯十四年正月,眼看洛阳危在旦夕,吕维祺苦劝老福王跟自己一起“散财饷士,以济时荒”。朱常洵果断拒绝,宁愿城破被做成“福禄汤”也不肯施舍给饿民。
而李自成进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御膳房的山珍海味分给饿民。崇祯的工部主事赵士锦作为亲历者,在《甲申纪事》中记载当时的场面,百姓夹道欢迎,山呼“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
最后一点至关重要,李自成是抗清的。“甲申事变”决战前,李自成向崇祯提出议和。条件是封自己一个异姓藩王(西北王),然后奉明朝为正朔,出关抗清,但崇祯执意开打。
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李自成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古代所有农民起义领袖所不具备的品质。
那么,大顺为什么最终败了呢?归根结底是,败给了“理想主义”。
李自成自始至终没有叛变阶级,如果他肯吸收旧地主阶级,与他们同流合污的话,“大顺王朝”绝不是四十二天灭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