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韩先楚见他的名牌摆在会场主位上,立即说:把那位中将换过来

简介者 2025-03-14 10:01:18

1984年,中央为了搞定“红二十五军战史”的编写,特地召集了那些以前打过红二十五军的将领们回北京开会。

韩先楚一踏进会场,就看到自己的名牌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主位上。他立马找来了管事的人,直接说道:“嘿,把那个中将的名牌挪到主位去,我这位置得给人家让出来!”

为啥韩先楚要把名牌给换了?这位中将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特殊的关系】

1984年,咱们国家动手准备写“红二十五军战史”这本书。可问题是,好多历史资料都在打仗时弄丢了,所以写起来特别费劲,进展得很慢。

后来,中央想了个主意,把以前红二十五军里的上将啊,还有下面的那些将领,都请回来。打算把他们以前的经历整理一下,编成一本军史回忆录。

韩先楚一听说国家要动手写“红二十五军战史”,立马就答应了邀请,火急火燎地赶到北京去开会。

韩先楚可是红二十五军的老兵了。要说红二十五军是怎么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他最有资格讲话。

一想到能和那些老战友们坐下来聊聊过去的那些事儿,韩先楚心里头就激动得不行。

到北京后,他急不可耐地直奔会场。到场一看,会场还在紧锣密鼓地布置中,韩先楚就围着场地开始转着查看起来。

就在这时候,他一眼瞅见自己的名牌竟然被放在了会场最显眼的位置。

这事儿其实挺平常的。你看,参会的人里头,韩先楚不光是军衔最高的那位,还特别有声望,所以把他的名牌放主位上,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可韩先楚却紧锁着眉头,一脸严肃。

他径直走到负责会场布置的人面前,跟他们说,想把他的名牌从主位那儿拿掉。

他指了指旁边挂着的一个中将的名牌,直接说:“把那个名牌挪到主位上去。”

负责人愣了一下,随即就懂了。他赶紧把韩先楚的名牌给撤了,但并没把那位中将的名牌放到主位,而是换上了上将刘震的名牌。

负责人琢磨着,韩先楚将军可能不太想太出风头,想把主要位置让给别人。

可规矩就是规矩嘛,哪有上将还在场呢,却让中将去坐那个主位的道理?

国家推行军衔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得从参加朝鲜战争那会儿说起。那时候,咱们的将士们因为没有军衔,和朝鲜的战友们协作起来挺费劲儿的,不太方便。

另一个原因是,战场上将士们常常因为各自的身份问题而争执不休,这真的很影响打仗的效率。

从1955年开始,军队里就有了军衔制度,中央明确说了,在军队和工作场合,得根据军衔高低来给将领们分配任务。

这次国家对会议特别上心,因此负责人一点都不敢马虎。

韩先楚跟负责人聊了几句就走了,没瞧见负责人之后的布置。他走得很急,都没注意到负责人的那些安排细节。

会场快布置妥当了,这时候刘震将军迈步朝负责人这边走来。

负责人正要开口问候,刘震将军却突然开口,说的话跟韩先楚之前说的一模一样:“哎,怎么把我的名牌放主位了?赶紧给我摘下来。”

刘震指了指旁边中将的名牌,直接说:“把那个名牌挪到主位上去。”

负责人一下子愣住了,心想咋回事啊,怎么这些上将,一个接一个的,都要给一个中将腾出位置呢?

负责人只能无奈地说,这样做不符合规定。但刘震却铁了心要这么做。

正当他们俩吵得不可开交时,韩先楚走了过来。他问了问情况,然后跟负责人说明了真相。

韩先楚和刘震并不是在客气,主要是因为他们面前的这位中将,是他们俩的老班长。韩先楚和刘震对他那可是相当敬佩。

这位中将名叫陈先瑞。要说起来,陈先瑞的经历和能力,其实比韩先楚和刘震还要丰富和老到些。不过呢,要是论起打仗立下的功劳,韩先楚和刘震倒是比陈先瑞更为突出。

因此,陈先瑞的军阶相对而言没那么高。

韩先楚这人胆大心细,他索性把陈先瑞的名牌摆到了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对负责人拍胸脯保证,有啥问题他担着。

旁边围观的人一听,都惊讶不已,心里嘀咕,这个陈先瑞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连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韩先楚都对他敬重得很?

【奔赴险境】

陈先瑞是在安徽金寨的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从小就被地主那些坏蛋欺负。到了他十五岁那年,他决定不再忍受,加入了红军队伍。

陈先瑞起初只是个不起眼的通信兵,没啥人他。他当兵三年多,一次战场都没上过,手里连把土枪都没摸过。

有一次,队伍突然被好几倍的敌人包围攻打,战士们打着打着就开始吃力了。紧急关头,上头一着急,就让陈先瑞他们这些原本负责通信的兵也冲上了前线。

陈先瑞头一回亲手摸到了枪。他原本只是去凑个人数,可谁承想,他在打仗方面还挺有天赋的。

说到射击,陈先瑞那简直是厉害得不行,简直就是枪神级别的。

上级给了陈先瑞一把旧式手枪,里面只有五颗子弹。不过,陈先瑞枪法极准,每发子弹都能要人性命。

后来,陈先瑞正式加入了战斗行列。因为他打枪打得好,上头就让他当了手枪班的小队长。

陈先瑞就是在那会儿结识了韩先楚和刘震两位同志。

韩先楚和刘震头一回摸枪,还是多亏了陈先瑞的指点。他们班里拢共就八个人,但个个在陈先瑞的训练下,枪法都变得特别准。

韩先楚和刘震那时候跟陈先瑞建立了很深的革命交情。

陈先瑞不仅枪法了得,打起仗来更是勇猛无比,很快他就当上了红七十四师的师长。

中央红军踏上西征路后,为了确保鄂豫陕根据地不落入敌手,陈先瑞毅然决定留下坚守。他亲自带着红七十四师的战士们,四处打游击。

不过,红七十四师那边人数很少,只有七百多人,而敌军在这里的兵力却多得惊人,有十几万呢。鄂、豫、陕三个方向的敌军,一听说陈先瑞没了后援,就一个接一个地对他发起了猛攻。

不过,无论敌人派出的是上千兵马还是上万大军,陈先瑞总有法子杀出重围,再回头反击。

陈先瑞在鄂豫陕那块地方硬是挺了两年,打了好多仗,算下来得有上百场了。在这段时间里,七十四师从一开始的七百人,慢慢壮大到了两千多人。

鄂豫陕一带的敌人对陈先瑞束手无策,竟在报纸上公开“悬赏”要他的命,奖金竟然高达十万银元。

不光是周边的那些地主大佬们,就连江对岸的敌人也被这事儿给拽过来了。

红七十四师被敌人团团围住,陈先瑞这下可不敢再随便乱动了。

为了让战士们都能吃得饱饱的,陈先瑞在部队里搞起了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他们开始种蔬菜、种粮食,这下子,红军部队可真的像是变成了种田的农民队伍一样。

陈先瑞靠着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在那么差的环境下硬是挺过来了。

毛主席一听说这事儿,就给陈先瑞起了个绰号,叫他红军里的“陕南大佬”。

【两次深入敌穴】

1936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打响了,我们党就站出来说了,得“别再自个儿打了,大家一块儿对外”。

陈先瑞接了中央的任务,跑到山西去和阎锡山的手下商量怎么一起打日本鬼子。

阎锡山这人太嚣张,自恃手下兵力强、地位高,想给陈先瑞来个下马威,挫挫他的锐气。

陈先瑞一踏进山西的地盘,立马就撞上了阎锡山军队的枪口上。阎锡山的兵,一个个都穿着美式装备,手里的家伙什儿擦得闪闪发光,明摆着是新式武器,倍儿亮眼。

火力虽然不猛,但足够让人心里发怵。陈先瑞一眼就看穿了阎锡山的打算,于是他没让手下的弟兄们动手回击。

阎锡山闹腾够了之后,陈先瑞这才派人前去,直截了当地说出他们的目的。

阎锡山这时候才打开大门,笑脸相迎陈先瑞。一瞅见陈先瑞,阎锡山就装模作样地说起客套话:“没想到是自己人,多有冒犯啊。”

陈先瑞压根没理会阎锡山的那些小把戏,直接切入正题。眼下的国家局势紧张得不行,他们盼着阎锡山的部队能跟咱们一块儿打鬼子。

阎锡山一听这话,脸立马拉了下来,一点笑容都没了。

山西眼下正被日军闹腾得厉害,阎锡山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现在跟红军联手打鬼子才是最保险的招儿。

但话说回来,是陈先瑞主动找上门的,他怎么着也得表现点真心实意吧。

阎锡山开始端起架子来,他厚着脸皮要红军投靠自己的队伍。

阎锡山心里琢磨着,到了这紧要关头,陈先瑞怎么着也得先应承下自己的请求,要么也得跟自己来回商量商量。

可他压根儿没想到,陈先瑞会猛地站起来,直截了当地说:“我来谈判是为了抗日,可不是为了投降这事儿。”

说完这话,陈先瑞扭头就要走。

看到陈先瑞这么不给面子,阎锡山真是火了,他一气之下,直接掏枪对准了陈先瑞。

陈先瑞站在原地,一点也没退缩,直直地盯着他看。

他们俩互相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大概有十几秒钟吧,最后阎锡山实在没办法,只好用温和的话语把陈先瑞给劝了回去。

陈先瑞背后直冒冷汗,他现在可是在阎锡山的势力范围内,完全由阎锡山说了算。

因此,他只能豁出去了,赌一把阎锡山不会对他下手。

陈先瑞不顾个人安危,跟阎锡山谈成了合作,给抗日队伍添了把大劲儿。

陈先瑞干得非常出色,周总理因此对他大加赞赏。

1945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正打到紧要关头。陈先瑞又一次接到中央的任务,让他赶到伏牛山去,跟国军的高树勋部队商量和谈的事儿。

这又是一趟冒险潜入敌方的行动。现在老蒋那边已经露出要打内战的苗头了,两党之间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

这次任务比上次更难搞定。但陈先瑞没有丝毫犹豫,一接到命令,立马就往伏牛山赶去了。

高树勋一听说陈先瑞来了,心里头真有过那么一闪念,想把陈先瑞绑了,送到老蒋那儿去讨个好。可没过多久,陈先瑞跟他说了几句话,他就改变了主意。

陈先瑞心里清楚,高树勋的部队并非老蒋的亲信,平时老蒋也不怎么瞧得上他们。再说了,老蒋已经好久没给高树勋的部队发过军饷和子弹了。

陈先瑞慷慨地把军队里的物资分给了高树勋,还拍胸脯跟他保证,往后八路军有啥,高树勋的部队也绝不会少。

高树勋被陈先瑞的真诚打动,立马就点了头,答应帮陈先瑞一把,两人联手打起了抗日的仗。

那段时间里,他俩建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交情。

后来啊,解放战争一打响,高树勋立马就站了出来,带头起义,把河北给解放了。

后来,陈先瑞总是带着队伍冲在最前线,哪儿情况紧急,哪儿就能看到陈先瑞在忙活着。

新中国一建立,国家就迎来了和平。这时候,陈先瑞也转到了军队的后勤部门,一直做着政治工作。

退休后,陈先瑞又一头扎进了军史编纂的活儿里,默默无闻地为部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就是为什么韩先楚平时天不怕地不怕,但偏偏对陈先瑞特别尊敬的原因。韩先楚这个人啊,一向胆子大得出奇,什么都敢干,可唯独在面对陈先瑞时,他总是表现得特别恭敬。这或许就是陈先瑞在他心中那份独特的地位吧。

陈先瑞总是冲在最前头,哪儿最危险他就往哪儿冲。等一切平稳下来,他就默默离开,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