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与肾结石虽同属结石类疾病,治疗难度却大不相同。肾结石相对好治,通过手术碎石或中药化石,将大结石碎成小结石,使其进入输尿管,随后便能借助尿液冲刷排出体外。
然而胆囊所处位置与肾脏、膀胱、输尿管相距甚远,且分属不同系统,要让胆囊内的结石掉进输尿管几乎不可能。
正因如此,不少医院会建议患者在确诊胆结石后尽快接受切胆手术,认为切除胆囊既能去除结石,又能杜绝结石再生。

从理论层面看,这似乎合情合理,但盲目手术的话还是不可取的。胆囊是人体重要器官,不仅协助脾胃促进消化,还承担着储存胆汁的重任。切除胆囊虽不危及生命,却容易对脾胃消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胆汁逆流。
轻者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重者甚至可能诱发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更为棘手的是,若胆汁流入胆管,极有可能形成胆管结石,其治疗难度远超胆结石。

所以当得知自己患有胆结石时,大家切勿惊慌。除非出现以下 4 种情况,否则不要轻易切除胆囊。
第一种情况是胆囊结石引发明显症状,严重干扰日常生活。例如反复诱发胆囊炎发作,频繁出现发烧症状,且经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此时可考虑切除胆囊。
第二种情况为胆绞痛频繁发作,即便用药治疗,疼痛仍未缓解,发作频率也未见降低,这种情况下切胆也是一种选择。
第三种情况是胆囊结石诱发了胰腺炎,为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切除胆囊势在必行。
第四种情况最为严重,即胆囊已经恶变,此时胆囊功能完全丧失,为防止癌细胞扩散,必须尽早实施摘除手术。

倘若没有上述情况,胆囊内结石数量较少,症状也不频繁,比如一年仅发作一两次疼痛,其实没必要急于手术。中药内调便是不错的选择,它既能抑制结石发展,又能有效缓解疼痛。
只要胆结石不持续恶化,对身体的危害便能控制在较低水平。所以,得了胆结石,多一份理性判断,综合考量自身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