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这是一条出“圈”的新闻,否则不可能被不太关注娱乐圈的我看到——在《乘风破浪的姐姐》最新一期节目里面,王心凌组(王心凌、阿娇、阿sa、张天爱和吴谨言)演唱了一首郑智化的经典歌曲:《星星点灯》。
演唱时,她们——准确地说不是她们,而是有关节目方——对原版歌词作出了较大改动,比如,将“现在的一片天 是肮脏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改成了“现在的一片天 是晴朗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 总是看得见”。
除此之外,原曲的风格也从沧桑充满年代感,被改编为带说唱、disco的甜美女团风。
这引发郑智化深夜发文:关于我的经典歌曲星星点灯,被乱改歌词一事,我表示震惊、愤怒和遗憾!
《星星点灯》于1992年发行,一晃30年过去了。70后、80后应该很熟悉这首歌,“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当这样的旋律响起,你有没有被打动,有没有找到少年的自己?
这首歌,悲怆而有力,确实温暖了一代人的心。
二
据说《星星点灯》是郑智化在车上写成的,车窗外的点点星光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这首歌也可以看成是他的一种内心独白,他有一个坎坷的命运,2岁时便患上了小儿麻痹,抗争、搏击,自一开始,就是郑智化人生的主色调。
“现在的一片天 是肮脏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表达的是一种灰暗的情绪,这有什么不妥吗?谁在青春年少时,没有迷茫过、彷徨过?
“不知道天多高不知道海多远,却发誓要带着你远走到海角天边”,谁没有年少轻狂过?
“看着你哭红的眼睛想着远离的家门,满天的星星请为我点盏希望的灯火”,这首歌的基调其实是昂扬向上的,可是,即使这样,仍然不能为某些人接受,必欲使之看上去更“干净”才放心使用。
作为郑智化的粉丝,我也有权在这里为乱改歌词而表达我的愤怒和遗憾——相比郑智化少了“震惊”一词,是因为,类似这样的现象,我们已经见惯不怪了。
近些年,综艺节目改歌词的现象已成泛滥之势。比如蔡徐坤的《情人》歌词被改成了四不像, “危险”改成了“温馨”,“丘比特”改成了“前半天”,“枕边”改成了“身边”,连关键词“情人”也被改成了“晴日”。
知乎上有人说,不止这首歌要改,郑智化的其他歌曲,也应该进行大刀阔斧修改——
以耳熟能详的《水手》为例,其歌词真的值得考究。比如“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看完这段歌词,一个原生家庭不健康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很“丧”,应该改为:甜蜜的沙轻抚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表扬,母亲的赞美,永远难忘记。“
这个网友“期待知乎广大b友继续努力改写,还音乐界一个风清气朗、积极、阳光向上的明天!”
有网友接龙,建议将《双城记》里的那句名言改成:这是最好的时代,这就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大智慧的年代!
三
说回“震惊”,郑智化震惊于有人胡乱改他的歌词,我的“震惊”则来源于,郑智化这种再正常不过的反应,竟然在网上遭到不少人的谩骂。
有人说他“蹭热度”——笑话,郑智化是谁啊,他需要蹭这个热度吗?
有人说他是碰瓷,说他又当又立,明明央视16年以及18年已经把歌词改了,为何要到2022年来《乘风破浪3》处维权——人家只是感慨几句,碰什么瓷,提出索赔了吗?发表自己的感慨,还需要提前报备挑日子吗?
顺便说一句,又当又立的恐怕是郑智化所质疑的一方吧,如果觉得郑智化的歌词不合时宜,没问题,创作一首新的正能量满满的就是,为什么要擅自改人家的?还不是想借重人家这首歌的巨大影响力吗?
还有文章说,相较于原歌词的“肮脏”,更有不少网友觉得改编过后的歌词更为入耳——那是因为这样的网友不配听原版,习惯了轻飘的他们,理解不了那份生命的悲凉与坚韧。
够了。
不要将郑智化政治化,他只是一个歌手,他所表达的只是人类的正常情感,既不“阴暗”也不“肮脏”。
如果有人接受不了他的歌词,授受不了那些散落在音乐、文学等各种领域里看上去不那么阳光积极的词汇,我想,这样改来改去太辛苦,不如将那些碍眼的负面词汇,从自己的世界里开除来得简单。
绝对没蹭热度,看看就知道了,是在升热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