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题名,个个都是绝唱,相信朋友们都非常清楚,尤其是伟人亲笔题写的大学校名,至今都是经典,无人能够超越,不知道,你是否见过伟人所题写的“东山学校”,有人知道在哪吗?
对于不少的朋友来说,这四个字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你会发现,这四个字,在书写的格调上,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也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审美。
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经常欣赏伟人书法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种颠覆,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种含蓄,内敛的存在,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气吞山河,笔走龙蛇的状态,也没有那样夸张的笔画,反而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这种状态,你见过吗?
这四个字,整体上,是一种时而行,时而楷,时而草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你也会发现,这里的字迹,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平静,这种书写的状态,不仅新鲜,新奇,而且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变化是书法不变的道理。
从这幅题字上,也可以感受到,伟人对新时代学生也是寄予了深厚的厚望,用最“柔”的笔画,表现最刚强有力的气质,诸如第一个“东”字,在我们的印象中,对于这种有长撇大捺的字迹,一般情形下,都会采用这种大开大合的状态,来表现非凡的气质。
而这里,这两个笔画,却表现的十分平静,同时,也写得十分自然,撇笔,在书写上,呈现出一种两端粗重,中间纤细的状态,同时,在收笔上,还有一个向右下收笔的状态,而捺笔却表现出一个大点的形式,而且位置上比较高,形成了这种错落的姿态。
“山”字最有造型之美,这种造型,也突出了“山”的本身特点,虽然笔画比较纤细,但是,却给人不一样的质感,尤其是最后的收笔上,让人有一种连绵不绝的感觉。从其造型上,也可以看出这种起伏的状态,绵延千里,层峦叠嶂。
“学”字采用了草书的形式,并且,这种彼此之间的呼应关系,更加高妙,诸如第一个点笔,微微地有一点引带,而第二个点笔,引带却十分突出,并且,下面的“子”字有着突出的扛肩效果,十分有视觉冲击力。
尤其是最后的一个横笔,那种飞动的感觉,却是精妙,将这种飞动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恐怕这样的处理方式,用最安静的字迹,表现最有动感的动态之妙,不是一般书法家所能够做到的。
最后一个字“校”就是非常典型的楷书形式,并且这个字的左右两个部分,大小上比较统一,不仅如此,整体上,还呈现出一种方块字的状态,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个字还将这种唐人“写经体”的笔意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表现,诸如最后的撇捺之笔。
表现的就非常突出,撇笔的收笔上,是一种向左上倾斜而上的状态,曼妙,有轻重之分,而捺笔,是十分舒展的,并且,这两个笔画,几乎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在突出一种整齐感的同时,将这种动态之美,表现的十分到位。
相信,这四个字,一经见到,就会为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对你产生积极的触动,希望你也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一方面,促进学习,另一面也能够用伟人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
用伟人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