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海军节,最亮眼的除了西安舰和沂蒙山舰外,还有一款舰载导弹,鹰击-18A引起广泛关注,据现场介绍,该装备专门为美日舰艇而准备,只需一炮,就能让阿利伯克驱逐舰彻底报废。巧合的是,装备展出当天,一艘美国舰艇刚好闯入台海,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前几天,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举行了热闹非凡的海军开放日活动,多款军舰对外开放参观。然而在众多军舰中,最亮眼的反而是一款舰载导弹,鹰击-18A。
有网友从活动现场,拍摄了鹰击-18A的介绍展板,上面写到鹰击-18A,可以采用超音速弹道,攻击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及日本的“爱宕”级巡洋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且具有很高的突防概率和命中率。
该介绍传到网上后,引起广泛关注。一名专家指出,直接“点名”他国军舰这样的事,对解放军来说非常少见。像鹰击-18A这样“演都不演”,证明解放军对这款装备充满了自信,同时也间接点出了,这款导弹未来要面对的敌人是谁。
而巧合的是,就在海军节活动举行期间,美国一艘驱逐舰,突然闯入台海海域。明摆着就是来捣乱闹事的。这种情况下,鹰击-18A的展出,就显得非常及时。
跟以往的舰载导弹不同,鹰击-18A采取“额头式”布局,飞翼呈十字形,因此让弹体整个看起来像一个“十”。此外,弹头部位的形状并不是传统的圆锥形,这让它的气动布局显得非常特殊。
按照目前释出的消息来看,鹰击-18A的极限射程是600公里,而一般航母的防御范围为550公里,因此鹰击-18A的定位是穿透多层防空火力网。
射程之外,飞行速度是鹰击-18A与同系列导弹,区分开来的最大特征。从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鹰击-18A是一款超音速武器,而跟它“出自同门”的鹰击-83,虽然末段突防速度,也能达到1.3-1.5马赫的超音速,但依旧难以突破美日的宙斯盾舰艇,所以重任就交到了鹰击-18A的身上。
鹰击-18A采用的,是亚超音速结合双模式。导弹发射后,前半段行程由发动机助推,尾翼展开进入垂直飞行状态,这一过程中导弹保持亚音速飞行,这样不仅能节省燃料,还能有效提高导弹射程。
在飞行高度达到90米左右时,燃气舵方向调整,导弹对准前进方向。此时速度缓慢提高,进入0.8马赫左右的巡航阶段,该阶段中,导弹内置计算机接收并处理目标参数,根据更新数据不断调整飞行方向、高度和速度。
距离目标40公里时,导弹开始抛掉尾翼和弹体后半部分,弹头在火箭发动机的加速下,速度提至3马赫-5马赫,并且蛇形机动,将全部力量集中,直到命中目标。
这种亚超音速结合的模式,被形象地称为“跑马拉松”。而采用这种形式的舰载导弹,全世界大概就中国一家。因此,连美国也很忌惮鹰击-18A。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2,300公斤的战斗部,以5倍音速撞向舰艇,那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只需要一枚,就足以让阿利伯克级或爱宕级彻底丧失战斗力。这样的打击力度,别说巡洋舰或驱逐舰了,航母都很难扛得住。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055大驱装备了更先进的鹰击-21,但鹰击-18A可以与鹰击-21、歼-15等装备配合,组成针对航母打击群的,立体式海空作战体系。
另外,不仅055大驱上配备了鹰击-18A,此前一档央视节目中,解放军的潜艇,也展现了发射该导弹的能力。因此,不管是水面还是水下,鹰击-18A都能对敌方造成巨大威慑。
而本次海军节,解放军方面用鹰击-18A直接点名美日,一方面说明我们注重美日海军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向他们表示态度,如果继续和中国作对,那解放军将毫不犹豫采取武力手段。
彻底打掉美国可以用来干涉,台海或南海的主要抓手,打掉日本试图突破和平宪法限制的一切企图。过去,这两国政府至少还稍微演一演,而如今,随着世界局势加速分裂,中国此举显得非常必要,在展现态度的同时,更是敲打和警告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