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经历了剧烈洗牌,全年倒闭的餐饮门店数量有300万家,创下历史新高。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倒闭品牌及其原因分析:
1. 熊猫不走蛋糕
时间:2024年3月
事件:创始人失联,员工工资拖欠,消费者储值卡退款无门,线上平台全面停摆。该品牌曾获近2亿元融资,但因产品和服务质量下滑导致失败。

2.小柠撞茶
时间:2024年6月
事件:长沙门店大规模关闭,拖欠员工工资和投资人款项。其模式依赖众筹开店,但缺乏实际盈利能力,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倒闭。
3. 谢谢茶
时间:2024年7月
事件:由马东投资的明星茶饮品牌,最后一家深圳门店关闭。品牌定位高端,单杯奶茶价格高达70元,但因消费者对高价茶饮的接受度下降而退出市场。
4. 趁烧(呷哺集团旗下品牌)
时间:2024年7月
事件:定位高端烤肉,原计划三年内突破100家门店,但因市场需求与定位不符,所有门店停业。消费者更倾向于平价和烟火气的烧烤体验。
5. 鼎泰丰
时间:2024年8月
事件:关闭14家大陆门店,亏损达4480万元。品牌以高端小笼包为主打,但创新不足导致竞争力下降。

6. 正豪大大鸡排
时间:2024年12月
事件: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所有门店关闭。因山寨品牌冲击、消费者对油炸食品健康顾虑增加,品牌存在感逐渐减弱。
7. 太平洋咖啡
时间:2024年10月
事件:关闭大量加盟店,面临新锐咖啡品牌和茶饮行业的双重挤压,最终因战略调整失败退出市场。
8. 赤坂亭(高端日料)
时间:2024年11月
事件:全部门店关闭,主因是日本核污染水事件后日料行业受冲击,叠加高端消费需求萎缩。

9. Opera BOMBANA(米其林餐厅)
时间:2024年4月
事件:北京顶级意大利餐厅因拖欠薪资和货款倒闭,反映高端餐饮在消费理性化背景下的生存困境。
10. 海鼎荟(高端海鲜自助)
时间:2024年
事件:厦门3家门店全关,高端自助餐因消费降级和性价比需求增加而失去市场。
其他代表性品牌
根本咖啡:单价6200元的“天价咖啡”门店全关。
台盖(奈雪旗下品牌):因持续亏损关闭全国门店。
克莉丝汀(烘焙第一股):持续亏损9年后退市,门店全部关闭。

倒闭原因总结
1. 消费理性化:消费者更倾向性价比高的刚需品类,高端餐饮和网红品牌受冲击。
2. 供给过剩:全国餐饮门店严重过剩(每千人7家),行业竞争内卷加剧。
3. 成本压力:租金、人工和食材成本上涨压缩利润空间。
4. 模式缺陷:盲目扩张、加盟管理不善或依赖明星效应,缺乏核心竞争力。
2025年的餐饮行业竞争更激烈,还会继续洗牌,那么,2025年会倒下哪些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