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19日一大早,也就是早上8点钟那会儿,徐志摩坐上了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这架飞机名叫“济南号”,它是执行从上海到北京的邮政飞行任务的。
事情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19号晚上,林徽因打算给外国来宾开一场介绍中国建筑美学的讲座,而徐志摩打算亲自到场给林徽因加油打气。
可是,眼瞅着演讲会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徐志摩却迟迟没有出现,这让林徽因他们心里都挺着急的。毕竟,按照之前的电话联系,飞机老早就应该抵达北京了呀。
不知道为啥,大家心里都咯噔了一下,感觉有啥不好的事儿要发生。嘿,还真让咱们给猜中了,眼瞅着演讲就要开始了,林徽因他们那边收到了让人心里难受的消息。说是徐志摩坐的那架飞机,飞到济南南部党家庄那块儿,突然间就撞上了大雾。
那会儿,飞行员彻底迷了路,不知道往哪儿飞。为了能找到正确的航线,驾驶员只能决定让飞机飞得低一点。可没想到,这一降,飞机竟然撞上了山,就听“砰”的一声巨响,飞机立刻掉进了很深很深的山谷里,机上包括徐志摩在内的三个人,全都没能幸免。
林徽因一听到那个坏消息,整个人差点就站不住了,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简直无法形容。与此同时,远在上海的徐志摩老婆陆小曼,也是心里头乱得跟麻团似的,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
那天,有个送信的人来到了陆小曼家门口,轻轻一敲门,开门的是家里的佣人。佣人一听送信人说“徐志摩的飞机出事了”,心里头那个惊讶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陆小曼赶紧跑到门口,急着问到底咋回事。佣人支支吾吾地说:“太太,太太,先生他,他坐飞机出事了,人没了......”
这个字就像是晴天霹雳,猛地击中了陆小曼,她一下子像是失去了理智,用力地把送信的人推了出去,接着迅速把门从里面锁上了。
陆小曼急匆匆地奔上了楼,一屁股坐在床边,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精气神,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嘴里虽然念叨着不愿相信,但心里头明明白白,徐志摩是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说起陆小曼最后悔的事儿,那就是在徐志摩动身前的一天,他俩因为钱的事儿,狠狠地闹了一场别扭。那天,两人之间的气氛紧张得要命,为了些钱财上的事儿,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步。其实说白了,就是些日常开销、生活费用之类的琐事,但不知道怎么就火药味十足,越说越激动,最后直接大吵了起来。陆小曼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满满的懊悔。要是当时能冷静点儿,不那么冲动,或许就能避免那场无谓的争吵,也能让徐志摩带着好心情出发。可当时就是气头上,啥也没想,啥也没顾,结果就闹成了那样。所以啊,有时候想想,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儿,真的没必要太计较。一计较起来,就容易伤了和气,还可能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就像陆小曼和徐志摩那次一样,本来好好的,就因为一时的冲动,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陆小曼呢,她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大美女加名媛,家境那叫一个富裕,打小就生活在蜜罐里,根本不用为吃喝发愁。她平日里接触到的,全都是上流社会的那些高档货和豪华场面。
她19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从国外回来的王庚。王庚是个将军,所以他们结婚后,她住进了大洋房里,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高档货,享受着将军夫人的奢华生活。
陆小曼觉得,人生嘛,就是要好好享受,而男人呢,得负担起养家的责任。所以呀,她和林徽因那些社交场上的大美女不太一样。虽说陆小曼也挺有才华,英语也溜得很,但她就是不愿意出去上班挣钱。
说起来,徐志摩家里那真的是挺有钱的,徐家在海宁那可是首富级别的,家大业大,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遗憾的是,徐志摩的父母就是不同意他和陆小曼的婚事,而且他们对陆小曼也没什么好感。
在徐志摩还没和心上人步入婚姻殿堂那会儿,他老爹就直截了当地跟他说:“往后啊,你得自己养活自己,家里头是一分钱也不会给你帮衬的。”
徐老爸真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徐志摩和陆小曼一结婚,徐老爸就真的把徐志摩的经济来源给断了。这事儿吧,其实也跟陆小曼自己有关系,她真的不太受徐志摩爸妈的待见。
结婚后有那么一阵子,徐家爸妈和陆小曼住到了一块儿。陆小曼呢,老爱在徐志摩爸妈面前对他使小性子,不是让徐志摩抱她上楼,就是把吃不完的饭菜推给徐志摩,让他帮忙解决。
陆小曼的生活方式跟她公婆徐家的传统观念合不来,徐家爸妈心里头对她这个儿媳挺有意见的。再说了,陆小曼身体有点问题,怀不上孩子,这事儿也让徐家老人心里更添了几分不满。
在徐家爸妈看来,陆小曼就像是个摆设,所以他们从心底里就不太接受她。再加上陆小曼个性挺强的,跟张幼仪那种温柔贤惠的性格完全不同,有时候连徐志摩的父母都不给留面子。
这事儿僵在这儿,最头疼的就是徐志摩了。他为了养活一家人,一直都在拼尽全力地忙活。
那时候的徐志摩,不光在好几所学校里当兼职老师,他还写文章、跟朋友们一起开公司、办报社。另外,他还搞了点房地产的副业,简单说就是帮人家卖房子,从中赚点差价。
说起来徐志摩那阵子,他所有的收入加一块儿,能有七八百大洋呢。要是咱们拿现在的钱来算,他一个月挣的钱,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15万块左右。
尽管如此,徐志摩每个月还是过得紧紧巴巴,因为那些钱大多都被陆小曼给花光了。陆小曼过着的是西方贵妇的日子,花钱那叫一个大手大脚,跟流水似的。
陆小曼特别喜欢上海那种现代又潮流的感觉,所以她坚持要把家搬到上海。那时候,他们选了一个三层的小洋楼来住,不过每个月的房租可不便宜,是一笔相当大的费用呢。
另外啊,陆小曼特别喜欢追着时尚潮流走,她常常会按照市面上最火的样式去定制旗袍。说到搭配衣服,有回她心血来潮,一口气买了五双大牌子的鞋子,真的是够豪气的。
说起来,陆小曼可是个讲究穿戴的人,她在化妆品上的花费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她用的那些护肤品啊,全都是漂洋过海从国外弄来的,还有那些法国产的香水之类的,样样都是精品。
说到吃的,陆小曼特别喜欢西餐,而且非得是上海那些大名鼎鼎的西餐厅不可。她平时吃的那些小零食,全都是些咱们普通人压根儿没听过的进口货,来自国外呢。
陆小曼身为上流社会的名媛,有个挺有意思的爱好,那就是特别喜欢支持戏曲演员,说起来跟现在大家追星的行为挺像的。她会花钱给那些戏曲演员拉人气,而且还亲自为他们定制戏服什么的。
这户人家真的挺有档次的,不光雇了佣人来帮忙,还有专门负责做中餐和西餐的大厨、开车的司机、随叫随到的家庭医生等等,全部加起来,听说得有十几号人呢。
说起来也挺让人感慨,徐志摩那点儿收入,压根儿就供不上陆小曼的花销。但爱情这东西嘛,真是让人又爱又无奈,徐志摩愣是咬牙扛下来了。每当自己的薪水不够使时,他就得四处奔波去借钱,来满足陆小曼的需求。
有那么一回,徐志摩真是急眼了,居然跑去找他的前妻张幼仪借钱。那时候的张幼仪,早就不再是他曾经看不起的那个传统女性了,人家在上海滩可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呢。
那天,徐志摩一脸尴尬地开口:“最近手头不太宽裕……”他话还没说完,张幼仪就已经从包里抽出了一张数目不小的支票。为了照顾徐志摩的自尊心,她还特意找了个借口:“这是爹给我的钱……”
说起来,徐志摩对陆小曼那可是真的挺好,但生活压力太大,他也开始有些牢骚了。有次他去看生病的林徽因,就忍不住吐槽了一下:“小曼在花钱这方面,真的是一点都不知道收敛啊。”
讲完那句话,徐志摩自个儿咧了咧嘴,露出一丝苦笑。可能他心里也有那么一闪念的懊恼,放着张幼仪那么出色的伴侣不珍惜,非得把个光好看不中用的花瓶娶进门,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徐志摩心里头更不是滋味的是,因为翁瑞午的关系,陆小曼竟然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徐志摩整天在北京忙得团团转,就为了多赚点钱,可陆小曼和翁瑞午呢,却在他家里抽起了大烟,云雾缭绕的。这场景让徐志摩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他那么努力赚钱,就是希望陆小曼能过上好日子,可没想到,她竟然跟翁瑞午一起,在家里抽起了大烟。这事儿让他感到非常压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原本,徐志摩希望家里能有个温馨、和谐的气氛,可现在,却因为陆小曼和翁瑞午的行为,变得乌烟瘴气的。他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陆小曼染上抽大烟的习惯后,徐志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为了节省开支,他在北京不再租房子住,而是搬到了好朋友胡适的家中,借住在那里。
有一天,徐志摩心情挺低落的,朋友就拽着他去“八大胡同”走走。到了那儿,徐志摩随手挑了个姑娘。可没想到,那姑娘一见着他,特别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这下可好,徐志摩被吓得不轻,扭头就跑,连门都没来得及好好关。
那天北京下起了雨,徐志摩半夜到家时,被雨水浇了个透心凉。胡适和他的妻子江冬秀早就在客厅候着他了。徐志摩一推开家门,看到他俩,脸一下子就红了,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江冬秀瞧着他那副模样,心里又是恼火又是怜惜,赶忙抓起一套新衣裳扔给了他。这套衣服,可是江冬秀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呢。
徐志摩换了衣服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真是麻烦嫂子了。其实呢,小曼她已经给我准备了几套衣服,只不过还没拿过来这边。”
江冬秀一听这话,立马就炸了,扯着嗓子喊:“你瞧瞧那陆小曼,典型的富家千金,整天就知道享受玩乐,哪里会动手给你做衣服啊!你就别在这儿自我安慰了,根本没那么回事儿。”
当徐志摩的谎言被当场拆穿,他立马耷拉下了脑袋。江冬秀这人吧,平时总是劝人和和气气,从不撺掇人家分手。但这一回,她是真的动了气,直接挑明了说:“要是真觉得过不下去了,那就离婚呗。哪有这样的媳妇,既不懂得持家,也不知道体贴老公。”
徐志摩听完之后,默默地低下了头,心里可能也在犯嘀咕,这婚姻到底该怎么结束呢。说实话,徐志摩之前也不是没跟陆小曼聊过,特别是在她抽大烟这事儿上,他好言相劝了好多次,希望她能戒掉。但陆小曼这人,被宠得有点过头了,压根儿就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儿。
那天,徐志摩说话有点过火,陆小曼一下子就火了,她顺手抄起烟杆就朝徐志摩扔了过去。说来也巧,那烟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徐志摩的眼镜上,只听“咔嚓”一声,眼镜就碎得满地都是。
不管徐志摩怎么劝说,陆小曼还是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她总是穿着定制的高档旗袍,而徐志摩的衬衫领口都已经被磨得发白了。陆小曼每天在上海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而徐志摩却只能辛苦地工作,像个普通的打工者一样。
可是,徐志摩压根儿就没动过离婚的念头,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和宠爱着陆小曼。就算他的父母对她没啥好感,他也从不嘀咕半句,甚至还为了让父母少些不满,把他们都接出去住了。
说起徐志摩对待陆小曼和张幼仪的方式,那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张幼仪对他那可是掏心掏肺的好,对他的父母也是孝顺至极,但可惜啊,她这番苦心并没换来徐志摩的一个好脸色。
陆小曼对徐志摩挺冷淡的,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只是口头上说爱他,实际上却把他当成了随叫随到的钱袋子。但徐志摩呢,却像是被下了迷魂药一样,对她百依百顺,哪怕她花钱大手大脚,从不顾及,他也从不抱怨半句,始终心甘情愿地为她付出。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就是那句老话,“被宠爱的人啊,总是肆无忌惮”。在谈恋爱的那会儿,通常都是那个用情深的人,最后容易受伤。
1931年11月18日晚上,徐志摩又因为经济上的事儿,试着跟陆小曼好好聊聊。他还特地写了封信给她,信里头他几乎是求着陆小曼:“钱这方面真的让我头疼,你得学会省着点儿花啊!”
陆小曼读完那封信后,随手就把它丢在了一边。她压根儿没想过,这封信竟然是徐志摩给她的绝笔。等到下次再听到徐志摩的名字时,传来的却是他遭遇不幸的悲痛消息。
说起徐志摩的突然离世,好多人的矛头都指向了陆小曼。大家都觉得,她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徐志摩的不幸。要是陆小曼不那么讲究排场,不执意留在上海,徐志摩也就不会为了两人团聚来回奔波。而且,他也不用为了省钱去坐那便宜的飞机,可能就不会出事了。
陆小曼在爱人走后,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她慢慢意识到,以前对徐志摩确实有点儿过分了,压根儿就没怎么上心照顾过他。
徐志摩走了之后,陆小曼干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儿。她压根儿没管亲戚朋友的阻拦,直接跟已经有老婆的翁瑞午住在了一起。
但后来,陆小曼真的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不再去那些娱乐场所,对打牌也失去了兴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装扮自己。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不是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就是忙着整理徐志摩的遗作。而且,她还开始学起了绘画。
可能陆小曼是在用这种方法来解救自己,最后,她也真的过上了徐志摩曾经特别向往的那种生活。但遗憾的是,那个深深爱着她的男人,却再也没办法看到了。
1965年4月份的时候,3号那天,陆小曼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她走之前有个心愿,就是死后能和徐志摩埋在一起。不过呢,这个愿望最后没能实现,因为被徐志摩的儿子给拒绝了。
陆小曼这一辈子,没留下孩子,身边的朋友也寥寥无几。等到她去世后,骨灰都没人来认领,最后就那么不明不白地没了。可能她自己都没料到,年轻时候那么风光无限,到头来连个墓碑都没能留下。
陆小曼因为过于放纵自己的性子,最后落得个人生挺凄惨的下场。可以说,她本来拥有很多优势,但最后却搞得一团糟。所以啊,咱们做人还是得有点分寸,别太惯着自己。因为人生里那些看似轻易得到的东西,其实背后都有它的代价,有些结果可能是你根本承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