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征文|《​那些个年味》裴景醒—095号

大豫出版 2025-03-02 21:00:22

那些个年味

文/裴景醒

“砰砰”的鞭炮声,将我的记忆的闸门撞开,那些深刻的年味便飘荡在鼻尖、心上,流泻着温暖的亲情。

记忆中小时候的年味是爸爸挥毫写就的春联:还没到小年,家里的红纸就堆成小山,恨不得整个村子的春联都被爸爸义务承包了。每家每户几副大门对、内屋对、粮仓对、猪圈对、鸡窝对……爸爸都烂熟于心。而且每到这时,爸爸就会边写边给我们讲解他写的对联的含义,有时候还会突发奇想——锻炼我们仿写对联,这可是一项“绝活”,什么上仄下平,什么吉祥话,什么意境雅俗共赏了,每一点都不容小觑。

记得有一年是我的本命年——猴,爸爸就说:“二丫头,你最喜欢诗词,敢不敢挑战一下写春联?就以你的属相为主题,想得好,今年家中正门对就用你的。”我一听来了兴头,开始琢磨起来:“三阳开泰辞旧去,金猴驾云迎新来。”爸爸一听连声称赞:“不错不错,不过对仗不太工整,应该数字对数字,金玉相对才恰当。想想咋改一下更好?”我歪着头,又喃喃道:“红羊开泰?玉羊开泰?金羊开泰?不,应该是——金羊开泰辞旧去,玉猴降福迎新来,横批就是猴年大吉。”爸爸一听开怀大笑:“好!好!好!就按我二闺女的吉祥话写。”

如今啊,那遒劲的笔锋,儒雅的身影,温馨的亲情,浓郁的年味,只能在梦里追寻。

回想里年味就是哥哥浓浓的关爱:三十年前,我刚生完女儿休产假,而不巧的是丈夫下岗在家。于是,那一年,我精打细算,恨不得把开的工资掰成两半花:每月固定30元零存整取;年底两个月每月留出20元还婆婆治病欠的外债;剩下的买“年货”!这里还要包括我丈夫在家人面前打肿脸充胖子,给小辈们每人5元的压岁钱,而孩子就10个!所以那一年我们过得很“清汤寡水”的,丈夫美其名曰:“你坐月子,奶水也够用,不用吃什么大鱼大肉,吃小米粥正对。”结果那一年,我们的年夜饭就是小米粥,外加晚上包的一双手可以数得过来的韭菜素饺子!

我和着泪过着除夕,没想到即将交子之时,哥哥如天神般降临,看着我们的年夜饭,拧着眉头,默默地从车里搬出米、面、油、肉,还有一箱苹果,一兜蔬菜,尤其是还带来了妈妈亲手包的一盆热乎的白菜肉饺子!哥哥哽咽着说:“爸妈知道你们最近困难,特别惦念你们,又知道你们脸小,就让我来看看。如果我不来,而后知道了你们就这样过年,你哥我的心会安吗?爸妈的心不会揪疼吗?”哥哥说完,抱着我女儿亲了亲,然后偷偷在孩子的怀里塞了五百元钱!

那一刻,那小米粥和白菜馅饺子,还有哥哥的话,构成深刻的年味,一直镌刻在我的身心之中,温暖着我。

“乒乓”,鞭炮声再次响起,震碎了我的眼泪,串成一串串珍珠,温馨着那些个年味的轨道,绵延在我的生命中……

作者简介:此作者为大豫出书网特约作者。

版权声明:转载首发于大豫出版(ID:dayuchuban)。大豫出版,专注出书服务二十年。转载文章请联系 大豫出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