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玩手机被确诊中风,责任不在手机而在娃,根源更是在父母

历侠听说 2020-11-14 11:07:34

现在很多老年病开始越来越年轻化,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开始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等,但是“中风”依然还是老年多发。

浙江一名13岁的小男孩,却在开学不久后,被家长发现有中风的前兆。某一天孩子突然出现看东西模糊、有重影的现象,家长以为是看手机看的,就没有太过在意,结果吃饭时孩子的右手拿不住筷子,开始出现活动障碍,越看越像是中风的前兆,家长马上将孩子送去医院诊断,被医生确诊为中风。

1.手机除了对视力有影响,也会造成高度紧张。

为什么说这个病是老年病呢,因为中风是一种继发性病症,常常是因为高血压、高血脂导致脑梗塞,栓塞脱落堵塞血管,导致中风。医生表示13岁的孩子中风,已经不是个例了,早期还有一起3岁的孩子颈椎病的病例。

现在的孩子体型普遍健壮,长时间宅在家里外手机,不运动,导致血流速度变慢,玩游戏时精神高度紧张,就会引起血管收缩,时间一长就会患上老年病。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视力影响都接受良好,长期盯着手机用眼疲劳会导致近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精神一直高度紧张,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健康影响。

从身体健康来说,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肌肉会一直保持收缩,姿势处于固定僵直的状态,就会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加速、手心冒汗等等。情绪持续亢进,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出现甲亢等疾病。

从精神状态上来说,孩子的高度紧张情绪是被动的,是因为高度被集中的注意力,这也就会导致孩子不懂得如何放松情绪,长期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就会导致孩子出现焦虑、失眠等状况,情绪开始暴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

如果孩子持续紧张状态半年或者一年以上,就会出现性格的改变,精神状态逐渐开始偏执,抗拒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沉迷于虚假的网络社会。

2. 孩子为何会痴迷手游。

2017年在一名初中生沉迷手机游戏,父亲一怒之下将手机从高层扔下,却没想到儿子直接跳楼身亡;保定市一名17岁的少年,以为手机跳楼身亡;广西南宁一名12岁左右的男孩,从楼顶一跃而下;山东临沂一名初中生,因为考试手机被没收,回家跳楼身亡。

家长们不能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轻而易举的,选择因为手机结束生命,网友们却十分唏嘘,感叹网络社会的影响力巨大。很多家长强制要求孩子戒掉手机,却无法发现孩子痴迷手机的根源问题,才会导致这么多的悲剧发生。

首先孩子需要认同,而手机满足了这种需求。网络是一个投其所好的虚拟社交,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推送各种信息,也可以吸引到志同道合的网友。在这种虚拟社会里,孩子是一个被平等对待的人,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只要自己的兴趣爱好足够好,就会有很多人尊重。

其次孩子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打击式教育,但是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最需要的还是鼓励和认可。对于孩子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家长总是会以耽误学习为由,禁止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还会进行打压。

家长越是否认孩子的兴趣,网络对于孩子的认可,以及在网络汇总收获的崇拜,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就越高,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让孩子越来越沉迷。

然后就是孩子习惯了刺激。有些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较活泼,追求一些刺激游戏,在游戏各种多元化的刺激中,让孩子逐渐沉迷。一旦孩子要戒掉游戏,就会发现自己和周围的朋友格格不入,一方面是游戏刺激对自己的诱惑,另一方面是想要融入群体的意愿,导致孩子总是戒不掉手机。

在家里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孩子的手机没收了,然后孩子看着父母一人抱着一块手机玩。陪孩子的时间都被手机占据了,家长却还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这种不公平的要求,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偏激情绪,在冲动之下做出错误的举动。

3.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使用好手机工具。

手机等电子产品并不全是负面的影响,一个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利用工具,帮助孩子更完善的提升自己,最主要的就是正确看待手机。

(1)学习类APP。

手机除了可以玩游戏之外,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学习,各大网站的公开课都是免费的,高清纪录片可以让孩子找到一切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搜索可以帮助孩子解答难题,一些益智题目同样兴趣盎然,同样也能在论坛中找到相同的朋友,受到同样的尊重。

(2)定时休息。

手机吸引的无数成年人做了低头族,更何况是没有任何定力的孩子,所以家长们就要充当好定时器,一定要让孩子定时休息,转换一下心情,缓解紧绷的情绪。站起来带着孩子活动活动,出门买点东西,同样让眼睛缓解一下长期面对电子屏的疲劳。

(3)每天控制时长。

手机可以轻松让孩子感兴趣,但是从孩子手里拿过手机却不容易,家长再如何强硬的控制,都不如孩子主动克制自己来的有效。在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之前,就要约法三章,将条件和惩罚都写出来,签上字表示认可。

孩子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该以1-2小时之间为宜,中间休息15分钟,既不会让孩子成瘾,也不至于让孩子学习不到什么东西,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

4. 正确看待孩子玩手机。

正确看待手机,才能让孩子学会使用,一昧的隔离或者放任孩子玩手机,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孩子如何使用手机,全靠家长将手机作为什么看待,如果家长害怕手机里的游戏,会让孩子成瘾,那么手机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游戏机,如果家长将手机看成方便学习的电子产品,手机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学习机。您对于孩子沉迷手机如何看待?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0 阅读:1

历侠听说

简介:历侠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