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陈奶奶是个活泼开朗的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她性格爱热闹,待人和蔼可亲。她的儿子陈伟是家里的独子,事业有成,和妻子王梅及两个孩子一起住在城里。王梅是个传统的好妻子,操持家务,尽心尽力侍候公婆。
陈奶奶居住在一座小城镇上,街道两旁种满青翠的法国梧桐树。她的小房子虽然年代久远,但布置得井井有条、清爽干净。客厅里摆放着一张红木沙发,上面铺着陈奶奶亲手钩编的花色锦垫。厨房的餐桌旁,悬挂着一面日历,陈奶奶每天都会在上面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有一天,陈奶奶突然对儿子说:"伟子啊,我要雇个男保姆,专门照顾我晚年的生活。"
陈伟一家人听了非常吃惊。王梅连忙说:"奶奶,您这把年纪了,怎么能雇男保姆呢?太不合适了。"陈伟也劝说道:"是啊妈,您让我们雇个老年女保姆,或者搬到城里和我们一起住,我们好好照应您。"
见陈奶奶语气坚决,儿子一家人只好作罢。他们私下里还是忧心忡忡,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首先来的是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长得膀大腰圆、面目狰狞。他对陈奶奶说:"奶奶,您放心,只要开一个合理的价钱,我啥活都干。"陈奶奶见他模样凶恶,不由打了个冷战。
就在陈奶奶叹气之际,一个40出头的男子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模样斯文,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儒雅的书香气。他说:"奶奶,我叫李建国,以前是个中学语文老师,现已退休在家。我很希望能为您效劳。"
经过细致的了解和考核,陈奶奶最终决定聘请李建国做她的男保姆。李建国曾是一名资深语文教师,为人谦逊有修养,生活作风检点简朴。他退休后子女另在外地,独自一人在家,正想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打发时间。
刚开始的日子,由于年龄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李建国和陈奶奶在相处时免不了有些小磕绊。比如李建国习惯一日三餐吃得很简单,但陈奶奶老年人的胃口较小,他做的饭菜总是剩下不少。又比如陈奶奶喜欢看些老年人文娱节目打发时间,但李建国更希望她多看一些有益身心的节目。
好在双方都怀着谦逊包容的心态,通过互相体谅、沟通交流,很快就熟悉了对方的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李建国开始学习做一些小菜适合陈奶奶的口味,陈奶奶也慢慢喜欢上了李建国推荐的一些高雅节目。不知不觉,两人默契十足,相见恨晚。
就这样,陈奶奶和李建国相安无事地过了一年。谁知有一天,陈奶奶突然晕倒在地,李建国赶紧将她扶到床上,测了测体温,已经高烧39度。他连忙拨打了120求救电话。
很快,救护车就来了。陈奶奶被抢救后情况稍有好转,但医生说她得了重感冒加重,必须立即送医院住院治疗。李建国二话不说,当即帮忙办理了入院手续。
陈伟看到这些,顿时百思不得其解。他找到母亲,质问这四件事情和6000元支票的来历。陈奶奶听后微微一笑,说:"伟子,你别着急,让我给你们好好解释解释。"
"当初我决定雇男保姆的时候,就已经把这四件事和报酬说清楚了。李老师若是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一年,并帮我完成这四件事,我就给他6000元作为酬劳。"
是啊,生命就如同过眼云烟,太过短暂。我们应该及时行乐,活在当下,而不是总惦记着将来。就像母亲所说,她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地与亲朋好友告别,了却心中的牵挂。
生命的长度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度过那微薄的几十年光阴。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无常,我们应该用智慧和勇气去对待,而不是逃避或畏惧。正如母亲在生命将尽时,依然能从容以对,为自我安排一切。
老年人有权为自己的生活作主,而不应被子女的好意所束缚。母亲之所以不听我们的劝阻,就是希望自己能主宰自己的生活方式。现在看来,她的决定是多么英明啊!
出院后,陈奶奶将这所老房子过户给了陈伟,并把存款平分给陈伟和妹妹们。她还特意嘱咐陈伟,要好好待李建国,将6000元的报酬如数付给他。
李建国含泪点头,他暗自庆幸能遇到这样一位睿智的老人。
从此,陈奶奶的生活越发潇洒自在了。她常常会拉着李建国的手,到处走走逛逛,就像是母子两人在欢度人生的晚秋。
临终前,陈奶奶对陈伟和李建国说:"活着就是为了学会如何死去。你们要勇敢地去拥抱生命,永远不要被生老病死所困扰和羁绊啊!"
丧礼过后,陈伟一家人邀请李建国常住在他们城里的家中。李建国欣然答应了,因为他早已将陈奶奶视如亲人。
李建国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你妈说得很有哲理。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难免的宿命,但我们不应被它所困扰和羁绊。我们应该勇敢地拥抱生命,活出自我,才不枉此生。"
"比如你妈,她晚年雇佣了我这个男保姆,让我们当时都很不理解。但她是想在有生之年,好好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潇洒自在。她勇敢地面对了生命的终点,并为之作了通盘考虑。"
陈伟和王梅听了,疑惑顿开,豁然贯通。他们不由得为陈奶奶的睿智和豁达感到钦佩。
从此,陈伟一家人学会了正视生命,并且努力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中寻找意义和价值。
陈伟则下定决心,要像母亲那样,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作好准备和安排。他开始学习很多生活技能,如烹饪、插花、书法等,以便将来退休后,也能过上有滋有味的生活。
至于李建国,他仿佛就是陈奶奶生前的化身。他总是乐观向上,对生活怀有一种超然的淡泊和豁达。只要有人向他请教人生之道,他必定会娓娓道来,把自己的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