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24%!

车轱辘话唯 2024-02-11 05:46:38

在自主品牌爆发的背景下,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正逐步走下神坛,其中日产无疑是走下坡路的“急先锋”。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日产在华销售79万辆,年销量首次跌破百万辆。与2022年相比,销量减少25.12万辆,同比下滑24%。

目前,日产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国产乘用车型包括轩逸、逍客、天籁、奇骏、劲客、蓝鸟、楼兰等。车型种类比较丰富,但除了轩逸,再找不到第二款能打的,就连昔日的“日系三剑客”天籁,也已泯然众人矣。

毫不夸张地说,眼下的日产在中国市场几乎全凭轩逸一款车打天下。2022年,轩逸的销量达到42万辆,占东风日产全年总销量的51.05%。

2023年轩逸的势头也不行了,全年销量下滑10.5%,仅为37.6万辆。即便如此,轩逸的销量依然占东风日产总销量的47.59%,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销量台柱。

除了轩逸,日产旗下销量还算不错的只有逍客和天籁。2023全年逍客销量11.4万辆,天籁销量9.3万辆。

其他车型的销售表现相对较差,其中,奇骏32217辆、骐达16689辆、劲客8111辆、途达6522辆、楼兰5969辆、艾睿雅3702辆、蓝鸟1196辆。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开始,日产汽车在中国区的销量已经连续5年下滑,这对日产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几个月的销量递减,不能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但连续5年的衰退,绝对是一个品牌的拐点。

此前,日产在华拥有一群忠实的粉丝,不少“技术控”都很迷恋日产。只是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会有多落寞。

在国内轿车市场,轩逸凭借着时尚的外观设计、足够大的车内空间、较实惠的价格和相对较低的油耗表现,连续多年成为国内轿车销量冠军,是一款明星车型。

事实上,轩逸这款合资品牌车型,配置低得可怜。而同价位的自主品牌车型,无论是舒适性配置还是安全性配置,都要甩出轩逸“好几条街”。

正因如此,轩逸的销量出现疲态也是必然的。更可怕的是,这种跌势很可能只是个开始,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轩逸的市场份额将会被逐渐瓜分。

东风日产的没落,离不开三缸奇骏的横空出世,它不仅葬送了奇骏的好口碑,也让东风日产的品牌美誉度每况愈下。

日产奇骏原本是国内市场的常青树,可惜的是1.5T三缸发动机直接把这台车“做死”了。

万般无奈之下,奇骏又换回了四缸发动机,但奇骏的口碑再也起不来了,现在月销量只有两三千辆!

“车轱辘话”了解到,中方曾建议以更稳妥的方式来进行奇骏动力更换,但被傲慢的日产总部拒绝了。可见,没有话语权的东风日产有多可怜。明明能看清国内车市的走势,无奈总部根本就不搭理依然我行我素。

也难怪,在国内车市叱咤风云几十年的日产,怎么可能低下头来听中国人的建议呢?在他们的脑子里,日产的技术就是他们傲娇的资本,他们天真地以为,哪怕是三缸,国人也会乖乖买单的。

然而市场不相信眼泪,国人照样不相信日产的三缸。别说日产,其他车企的三缸机照样入不了法眼。还真别说,在三缸这件事上,国人表现出了难得的意见统一。如果把这股劲头用在对付雷克萨斯的加价上,想必胆子再大的企业也不敢赌一把。

车企和经销商的毛病都是消费者惯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而现在,日产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这种教训和其深刻,简直是上汽通用的翻版。

日产销量严重下滑还有一个原因绝对不容忽视,就是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进程中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再说几句

在与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型的竞争中,日系车的优势被逐步追平,且后者的价格和配置方面从来就不占优势,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东风日产来说,轩逸是它最后一块遮羞布。一旦轩逸的销量出现大幅度波动,整个东风日产的体系很可能会彻底崩塌。

曾几何时,一些爱国人士打着名族情怀来呼吁人们抵制日系车,但收效甚微,毕竟,对多数国人来说,经济实惠过好自己的日子是放在第一位的。

如今,你不需要过多劝说,很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爱买日系车了,有更经济实惠更时尚酷炫的自主品牌,为啥还要日系呢?

能用技术实力说话的,咱们就不用着打名族情怀这张牌,何况打了也没啥效果。下一个离开中国的日系车企会是谁呢?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呗!

0 阅读:0

车轱辘话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