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蜀汉政权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过错在关羽失荆州?其实不然

李悟空 2021-10-13 16:08:23

好多人看《三国演义》,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看到关羽败走麦城、张飞被杀、刘备夷陵之战大败后或是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后,就不想再接着往下看了。这说明蜀汉政权在很多民众的心里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人们非常希望由刘备一统天下,要不也不会有民国文人周大荒的《反三国演义》了。

这种情况难道仅仅是因为罗贯中的文采好吗?恐怕不是。刘备确实是一个一统天下的很好的人选,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明君和仁君,凡是他所治理过的州郡,百姓无不赞扬。曹操举兵攻占荆州,新野百姓倾巢而出随着刘皇叔东奔西走,古今帝王有几个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最适合做皇帝的人没能一统天下呢?

直到看了一些曾仕强老师的视频,李悟空才恍然大悟。

曾老师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私仇,轻易举兵伐吴,忘了联吴抗曹的大计,以私废公,天理不容,所以他最终没能统一三国。

这确实是根本的原因。老实讲刘备坐拥荆州,取西川,拿汉中之后,已经飘了。确实那个时候蜀国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越了吴国,直追曹魏。关羽丢了荆州后,刘备为关羽报仇的同时更大的目标是为了乘势消灭孙吴。

漂泊半生,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刘备了。此时的他目空一切,嚣张至极,连他视如老师的诸葛亮的话也听不进去了。诸葛亮屡次劝他联吴抗曹,不能轻易对孙权用兵,刘备置若罔闻。

刘关张三兄弟感情深厚,私人来讲做大哥的去为兄弟们报仇无可厚非,但刘备毕竟是一国之君,以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数十万士兵的性命去报私仇,从那一刻开始,刘备就已经失去了上苍的眷顾。

而且一意孤行的刘备伐吴的时候也犯了他二弟关羽骄傲自大的毛病,竟然连一向倚重的军师诸葛亮也不愿意带着,以为周瑜、鲁肃和吕蒙死了之后东吴就无人了,视东吴大将如草芥,视陆逊如小儿,种种迹象不停地漏出败相。

在连胜了几场东吴,东吴方面做出了相关妥协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收手,此时他的野心昭然若揭,就是要彻底想要消灭东吴。如果这时刘备能够迷途知返,暂时放下仇恨去对付曹操,他还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要咬人,东吴在刘备步步压迫之下势必会爆发出空前的力量,果然陆逊一把大火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刘备的江山愿至此化作南柯一梦。

怪谁,怪关羽、张飞,没了这俩人还影响不了大局,要怪只能怪你刘备自己急功近利,不注意言辞把五虎上将之一的老将黄忠也枉送了性命,一败再败,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这才是蜀汉衰落的根本原因,关键还是在于作为统帅的刘备自己。

其它的原因中非要怪关羽丢荆州,其实更应该怪庞统。就是因为庞统死了诸葛亮才会离开荆州,不得已才会选了关羽把守荆州,实在是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关羽就是那么个性格,在将荆州交给关羽的时候,恐怕诸葛亮就已经料到了后来的结局,可是人家兄弟情深,诸葛亮也没有办法,他倒是想派赵云,可也得照顾刘备的面子和想法,没办法只能那样。

庞统冷静一点就不会犯糊涂了,就为了和诸葛亮争胜,不听劝告,明知故犯,后来的结局也就自然发生了。

可惜了蜀汉政权,后来的晋朝明显不像是一个合格的王朝,更像是一个过渡。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后人分析这些也就是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真把我们放到那个位置上,我们未必就能比人家做得更好。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