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忧心忡忡地来到医院,他发现自己手臂上一颗原本平平无奇的黑痣,最近突然开始发痒,而且体积也在不断增大。起初,他并未太过在意,以为只是皮肤过敏。但随着症状愈发明显,他心里渐渐不安起来,这才赶紧来医院检查。经过详细诊断,医生发现这颗黑痣已经发生了恶变,好在发现得还算及时,经过治疗,暂时控制住了病情。这个案例提醒大家,黑痣突然出现异常变化,一定要高度警惕,特别是当出现三个异常时,癌变风险会大幅增加。

黑痣,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正常情况下,黑痣生长缓慢,形态稳定。但当黑痣周围的皮肤受到刺激,如摩擦、外伤、紫外线照射等,就可能引发黑痣内部细胞的变化,导致发痒、增大。比如,长期穿紧身衣物,黑痣部位反复受到摩擦,会促使痣细胞增生,引起黑痣增大;过度暴晒,紫外线损伤皮肤细胞 DNA,影响黑痣细胞的正常代谢,也可能导致黑痣发痒、形态改变。据统计,约 30% - 40% 黑痣出现异常变化,与外界刺激有关。
黑痣发痒增大,也可能是身体内部疾病的外在表现。当身体免疫力下降,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免疫系统对黑痣细胞的监控能力减弱,黑痣细胞可能趁机异常增殖。内分泌失调,像甲状腺功能异常、雌激素水平波动等,也会影响黑痣细胞的生长,导致黑痣出现变化。研究表明,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黑痣异常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约 20% - 30%。
三个异常,癌变风险翻倍边界模糊不清正常黑痣边界清晰,与周围皮肤分界明显。但当黑痣开始恶变时,边界会变得模糊,像被水晕染开一样。这是因为癌细胞具有侵袭性,会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生长。有研究显示,边界模糊的黑痣,癌变几率比边界清晰的高出约 40% - 50%。一旦发现黑痣边界不再规整,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颜色不均匀健康黑痣颜色均匀,多为黑色、棕色或褐色。若黑痣颜色突然加深、变浅,或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黑、棕、红、白相间,很可能是癌变信号。这是因为癌细胞的代谢与正常痣细胞不同,会影响色素合成和分布。数据表明,颜色不均匀的黑痣,癌变风险较颜色均一的增加约 50% - 60%。例如,原本黑色的黑痣,部分区域变成红色或白色,就要格外警惕。
直径快速增大一般来说,直径小于 6 毫米的黑痣相对安全。但如果黑痣在短时间内,如几周或几个月内,直径迅速增大超过 6 毫米,或者比原来增大了 50% 以上,癌变可能性大大提高。这是因为癌细胞生长速度快,会使黑痣体积快速膨胀。据统计,直径快速增大的黑痣,癌变风险比稳定大小的黑痣高出约 60% - 70%。一旦发现黑痣尺寸明显变大,不要犹豫,立即去医院诊断。
如何判断黑痣是否异常观察形态变化除了关注上述三个主要异常,平时也要多留意黑痣形态是否改变。比如,原本光滑平整的黑痣,表面变得粗糙、隆起,甚至出现溃疡、出血;或者黑痣从圆形、椭圆形变成不规则形状,这些都是异常表现。每天洗澡时,可对着镜子仔细观察全身黑痣,尤其是容易被衣物摩擦的部位,如腰部、腋窝、腹股沟等。若发现黑痣形态有任何改变,及时记录并咨询医生。
留意感觉变化正常黑痣一般无任何感觉。若黑痣突然出现发痒、疼痛,或者有压痛感,都要提高警惕。有时,黑痣周围皮肤还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等炎症反应,这也可能是黑痣异常的信号。例如,黑痣周围皮肤发红、瘙痒,且持续不缓解,需尽快就医,排查黑痣是否发生病变。
黑痣异常,这些要做到及时就医检查一旦发现黑痣出现异常,不要自行处理,如用手抠、用刀割等,这可能刺激黑痣,加速恶变。应立即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一般会先进行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黑痣变化情况、既往病史等。然后可能会安排皮肤镜检查,这能清晰观察黑痣内部结构和血管形态,初步判断黑痣是否恶变。必要时,会进行病理活检,通过切除部分或整个黑痣,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明确诊断。数据显示,早期发现并治疗黑痣恶变,5 年生存率可达 90% 以上,所以早诊早治至关重要。
避免刺激黑痣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黑痣受到刺激。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黑痣的摩擦。夏天外出,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戴帽子、打遮阳伞等,降低紫外线对黑痣的损伤。避免在黑痣部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护肤品。如果黑痣长在手掌、足底等易摩擦部位,可考虑在医生评估后,择期切除,预防恶变。例如,从事体力劳动,手掌部位黑痣频繁受摩擦,经医生判断后切除,能有效降低癌变风险。
定期复查监测对于有黑痣异常变化史,或本身黑痣较多、有家族皮肤癌病史的人,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建议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医生会再次检查黑痣情况,对比之前变化,评估是否有新的异常。若发现黑痣有进一步恶变迹象,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通过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高治疗效果,保障身体健康。
黑痣突然发痒增大,出现三个异常时,癌变风险翻倍。通过了解黑痣异常原因,学会判断黑痣是否异常,做好应对措施,能有效预防黑痣恶变,保护皮肤健康。要是对黑痣问题还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