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陈梦奉献过什么外战经典比赛?或许连她的粉丝都想不起来。面对外协选手的时候过去一年经常3:2险胜,没有对战队友那么流畅。这一点是让陈梦粉丝也感觉到疑惑的地方,为何陈梦面对外协选手的时候第一局容易失败?只有在对战队友的比赛时才会打得更加积极主动。
所以陈梦尽管被称作是国乒的领军选手,只不过是在年龄上领军。如果从竞技体育的层面来看,领军选手是王曼昱和孙颖莎。因为这两个选手单打双打都是顶尖竞争力,特别是在外站的比赛当中。
陈梦要强化的还是这种外战的能力,主要是她外战的稳定性需要提高。实际上陈梦获得的两个大赛单打冠军,留给球迷最大的印象就是击败孙颖莎。外战还真没给球迷留下印象,没有给球迷留下比较印象深刻的比赛。
而孙颖莎在大赛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奥运会两战伊藤美诚。特别是奥运会单打比赛第二局3:8落后,成功将比分翻盘。孙颖莎总是体现出了那种超强的逆转能力,所以被称作是大心脏选手。
早在2019年的乒乓球团体赛女团决赛,孙颖莎就在伊藤美诚率先拿到赛点的情况下,连续挽救多个赛点上演超级逆转。特别是奥运会单打直接零封对手,被球迷称作是人间止藤片。说起来孙颖莎让球迷印象深刻的就是,外战保持全胜战绩的各项比赛。
虽然跟队友之间的比赛成绩不好,但孙颖莎外战比赛就是稳定。要是陈梦外战有这么稳定,就不需要获得好的抽签分组了。谁都想对战最强的竞争对手,难道陈梦不想吗?可陈梦已经长时间不跟伊藤交手了,这也是客观事实。
除了孙颖莎之外,王曼昱整个2022年就跟伊藤交手四次,是目前现役选手当中对战伊藤次数最多的一位。虽然今年前两次交手王曼昱赢得比较艰难,但正是这种突然交手却让球迷认识到了她的逆转能力。
王曼昱今年跟伊藤最后一次交手,直接零封对手,这让对手打得很懊恼,但也很无奈,感觉完全被限制住了。王曼昱虽然外战稳定性跟孙颖莎有差距,但跟陈梦相比,王曼昱外战稳定性要高,留给球迷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特别是在没更换主管教练之前,王曼昱即使受伤也依然保持了外战较高的胜率。而且王曼昱在团队当中是不可或缺的选手,单双打混双都能够向冠军冲击。王曼昱不会被轻易冲垮,这一点连曾经心高气傲的陈梦都不得不佩服。
陈梦当然也渴望外战稳定,但是她的年龄以及打法不占优势。王曼昱、孙颖莎都是主动进攻的打法,富有主动侵略性,能给对手制造很大的威胁。而陈梦是防守反击的打法,喜欢对手率先出招自己防守。其实陈梦也尝试过主动进攻,明显效果不如防守反击,她主动进攻失误率比较高。
主动进攻的打法必须要讲究快速衔接,对手防住一两板之后,如果不能强化衔接进攻就很难得分。陈梦还是更善于防守,在防守当中让对手产生失误。这也是为什么跟外协选手比赛的时候,第一局老是会输。原因就在于一开始对手专注度高,失误的率少。
可是随着比赛的进行,陈梦逐渐适应了对手的打法之后,再加上对手一旦出现比赛专注度下降,进攻失误率上升,那样一来陈梦的机会就来了。面对外协对手这种过山车的比赛过程让球迷心脏受不了,但这确实是陈梦防守反击的精髓。
陈梦在外战当中最精彩的比赛就是对战石川佳纯,所以双方在国际赛场碰到的次数太多了。也只有对战石川佳纯这样的对手,陈梦的比赛过程才显得更加流畅。但石川佳纯已经是过去式了,今年都没有拿到参加国际大赛的资格。
随着同时代竞争对手的远去,作为老将的陈梦将接受年轻选手的冲击。估计以后看到陈梦打外战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毕竟她不管是年龄还是打法都已经过了巅峰期。更何况陈梦的这种打法体能消耗太大了,要不断补充能量才能够继续维持,要不然会越来越累。
对于陈梦来说竞争对手也在适应她的打法,一旦越来越多的年轻选手适应了陈梦的单板球质量,球迷是很难看到陈梦出现在赛场之上了。2023年世乒赛可能就是陈梦最后的大赛,要是能够夺冠就圆满了。
陈梦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对2023年充满了期待,看得出来本人心情保持得不错。但球迷很难看到陈梦对战实力太强的外战对手,这在之前的奥运会、世乒赛都已经展现过了,击败最强的竞争对手都是队友完成的。
陈梦的粉丝说杀鸡用牛刀,那到底牛刀是干什么用的?不去对战最强的竞争对手,又如何证明自己外战能力强呢?很显然这种说法是自相矛盾的。只有不自信的选手才会选择逃避,自信的选手惧任何对手。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