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事以密成”!
中国行事,向来稳重低调,含蓄内敛,韬光养晦。
但最近网上却铺天盖地在宣传“唯一方向”。
12月29日,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中会上国聚变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并正发布了第一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中核集团表决心坚决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
这个会的规模很大!
除了上述25家联合体成员之外,总共有40余家政府部门、有关单位、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代表参会。
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4次成功进行核聚变的重复性点火,新的行业里程碑的时点,貌似中国在技术上落后的情况,中国高调宣布“唯一方向”,可能只有一种解释,自中国从月球背面回来之后,进入了开挂高光时期。(《去了趟月球背面不一样了,中国科技井喷招美欧嫉恨》)
2023年,往年不到最后关头不会曝光的项目,都大大方方的出现在了官媒上,比如J20生产线、“峨嵋”涡扇-15正式量产。2024年年初,还把“胡健健”的三条跑道都给晒出来了。
对于核聚变,我国最乐观的估计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说的:“用不到10年的时间,你们一定能看到有一盏灯在中国合肥被核聚变点亮。”
也就是说十年内,我们还没有办法大规模商业化核聚变发电。但是,目前我国明显在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核聚变尚处于“预研”阶段的中国来说,确属异常。
这次日本地震把日本石川县志贺核电站又给震破身了,现在监测到志贺核电站乏燃料池中有水溢出到周边区域。这也反映出终极清洁能源“人造太阳”是资源匮乏国家的唯一出路。
现在,在这条“唯一出路”上投入越多,以后的话语权就会更大。而我国虽然在技术路线上,与美国不太相同,但是我们在持续放电这一块,一直是领先的存在。
相信,确定“唯一方向”之后,我国会在涌现出更多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技术关键,而这些必定是卡别人脖子的武器!
----------------
中国在核聚变近年来的成绩:
1.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在2020年12月4日建成并实现了首次放电。
2.2022年10月19日HL-2M实现了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3.2023年7月,清华大学新概念磁约束核聚变探索装置——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2号(SUNIST-2)建成并首次放电。
4.2023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403秒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