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国际站
编辑丨国际站

近日,俄乌冲突在库尔斯克地区再度升级,朝鲜军队的加入更是让这场战斗变得更加血腥残酷。乌军在战斗中出现了较大伤亡,三个旅不得不撤出战斗,美媒甚至直言库尔斯克守不住了。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俄乌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战况成为了全球军事爱好者和普通大众关注的焦点1。
库尔斯克地区的历史与战略地位
库尔斯克地区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地处东欧平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2。在二战期间,这里发生了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场转折点之一25。如今,俄乌双方再次在这片土地上展开激烈争夺。涉及的主体主要是俄乌双方军队,乌克兰方面有总统泽连斯基、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等指挥作战,而俄罗斯方面则是全力应对乌军的入侵。此外,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背后为乌克兰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援助1。在库尔斯克州内,苏贾、科列涅沃等战略重镇成为了双方争夺的关键地点。苏贾处于低洼地带,其北面、东面和南面的高地被俄军占领,地势上对乌军较为不利。

8 月 6 日,乌军入侵俄罗斯联邦库尔斯克州,随后乌军总司令从顿巴斯前线抽调精锐机械化部队入俄,意图扩大控制面积。起初,乌军取得了一定进展,控制了超 1000 平方公里土地,乌克兰总统还被西方媒体捧吹,但后续却付出了惨重代价。
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细节
乌军的作战计划与初期行动:乌军起初计划从顿巴斯前线抽调大批精锐机械化部队入俄,先攻下俄罗斯战略重镇苏贾,然后向西南方向围攻科列涅沃,以扩大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控制面积,从而展现其军事能力并获取西方支持。泽连斯基更是要求乌军坚守苏贾,试图证明乌军仍有对俄本土造成破坏性损失的能力。乌军按计划实施入侵后,确实在初期取得了一定阶段的成果,成功控制了部分土地,给俄军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双方的战术与武器系统运用:虽然文中未明确提及双方具体使用的战术名称,但从战斗结果可以看出双方的激烈对抗。俄军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了其火力优势,摧毁了乌军大量武器装备,包括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输车、装甲战车、汽车、火炮、多管火箭系统发射装置等,其中还包括美制 “海马斯” 系统和 MLRS 系统。这显示出俄军在武器装备的运用和火力打击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乌军在面对俄军的强大火力时,逐渐陷入被动1。
库尔斯克战况的结果分析
直接结果:据俄国防部消息,过去三天俄军总计消灭乌军近 1300 人,平均每天 4 百多人,远超 12 月中上旬乌军每日伤亡水平。从 8 月 6 日到 12 月 29 日,俄军共消灭乌军超过 45220 人,摧毁乌军众多武器装备。乌军三个旅因伤亡过大撤出战场休整,11 月至 12 月乌军控制面积不断萎缩,从超 1000 平方公里一度萎缩到不到 400 平方公里。在乌控区内,乌军战士士气低落,下级军官甚至开始质疑作战的价值。

双方的损失和收获:乌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不仅大量人员伤亡,有生力量被极大消耗,而且坦克装甲车辆等进攻性武器也损失殆尽。这使得乌军失去了在顿巴斯战场反攻的能力,原本就薄弱的顿巴斯防线也几近崩溃,如今乌军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相比之下,俄军则达到了消耗乌军有生力量、拉长战线使乌军防线出现更多漏洞的战略目标,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局势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地区层面:俄乌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激烈争夺和局势变化,会对周边地区的安全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若乌军后撤,数万俄军可能尾随攻入乌克兰境内的苏梅州,这将使地区紧张态势进一步升级。周边地区民众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也会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如人员流离失所、基础设施破坏等情况加剧,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全球层面:俄乌冲突本就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军事事件,库尔斯克地区战况的变化会影响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力度和态度。此前西方媒体对泽连斯基的态度从赞美到销声匿迹就是例证。,这也会让全球各国更加关注地区冲突的发展走向,对全球能源市场、地缘政治格局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例如,欧洲的能源供应稳定可能会受到影响,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决策也可能会因俄乌冲突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朝鲜军队参战的影响(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