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敬亭在《难哄》中饰演高中生桑延,尽管已32岁,却凭借出色的外形管理和演技成功驾驭角色,未让观众产生违和感。


他为此提前半年进行高强度健身,体脂率降至9%,塑造了“少年感与男性魅力兼具”的形象,与行业内滥用“假肌肉衣”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他通过微表情(如眼神、喉结微动等细节)传递情绪,被观众评价为“内敛却富有感染力”。



央视在采访中提及白敬亭对校园戏份的清醒认知,他坦言“而立之年强行装嫩是对观众的冒犯”,并称《难哄》可能是其校园角色的收官之作。这种态度与部分中年演员硬演高中生的“丫头教”现象形成反差,被央视视为正面案例,引发行业对“角色适配度”的反思。数据显示,2024年30岁以上演员出演青少年的影视剧中,67%的观众认为存在违和感,而白敬亭的案例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尽管《难哄》中白敬亭的表现获认可,但该剧整体口碑崩塌,豆瓣评分仅5.4,剧情拖沓、主演情感表达生硬等问题饱受批评。

此外,白敬亭因2024年春晚《上春山》节目中的抢镜风波(如临时更换黑色服装、走位失误等)引发争议,被质疑“心机抢镜”,甚至传出与央视关系紧张的消息。不过,央视后续仍预热其主演的年代剧《南来北往》,显示对其职业能力的持续认可。

白敬亭的“清醒人设”与其争议事件形成微妙对比。一方面,他拒绝经纪公司包装、成立个人工作室,强调“角色适配度大于演员存在感”,被赞为“流量时代的清流”;另一方面,春晚事件中的沉默处理及《难哄》演技争议,也暴露了其公众形象管理的复杂性。
白敬亭通过《难哄》展现了演员对角色塑造的敬业态度,其“少年感保鲜秘诀”融合了外形管理与演技打磨,成为央视认可的正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