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菲律宾阿迪旺小镇的中心花园里,矗立着一位中国将军的半身铜像。
铜像座基上用中文和英文刻着两行字,表达了菲律宾人民对中国将军的敬仰之情。
中文刻着:“中国的儿子,菲律宾的英雄”,英文则是:“菲律宾的儿子,中国的英雄”。
这位将军就是我国开国上将叶飞,他是我国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混血的将军,因此也被称之为“华侨将军”。
叶飞是新中国57名开国上将之一,也是这57人中最为特殊的一个。
与其他将军不同的是,叶飞是一位菲律宾华侨。他的父亲叶荪卫出生于福建南安的一户贫苦人家,为了谋生,他独自一人来到菲律宾。
在当地,叶荪卫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了成功,并娶了一位富户人家的小姐为妻。
叶荪卫与妻子约定,等有了孩子后,将前两个孩子送到福建老家传宗接代,以表示不忘本。他们结婚不久,长子叶启存和次子叶启亨(即叶飞)先后出生。
五岁时,叶飞被父亲带回了中国。母亲麦尔卡托流着泪叮嘱他:“等你回到国内一定要好好听父亲的话,长大后报效祖国。”
回到福建老家后,叶飞开始跟随父亲的结发妻子谢氏一起生活。为了他的安全,养母谢氏决定让他返回菲律宾。
然而,这一决定却成为了他们父子之间的永别。在父亲离开后,叶飞和哥哥一直由养母抚养长大。为了他们的教育,母亲经常是省吃俭用。叶飞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在厦门读书期间,叶飞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共产主义事业产生了极大的热情。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群众。此时,许多共产党人的工作被迫转移到地下。
然而,叶飞没有被反动派吓到,反而看清楚了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他坚定了革命到底的信念。
为了追寻自己的革命理想,叶飞毫不犹豫地选择退学,投身于革命事业当中。参加革命后不久,叶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哥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不久,叶飞开始与哥哥一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学校中,他广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这使他很快成为了反动派的重点目标。
在1932年,叶飞因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而被反动派逮捕入狱。为了逼迫他屈服,敌人对他施加了残酷的鞭刑和电刑,用木棒狠狠地打击他的胳膊和大腿,甚至用马鞭和钢针去戳他的伤口和手指、脚趾。他们试图通过这些酷刑获取有用的信息。
然而,尽管叶飞奄奄一息,他仍然坚守着革命的信念,坚决不透露我党的任何机密,也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这使敌人一时之间束手无策。
在组织上得知叶飞被捕的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在多方压力下,敌人最终以“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为由判处叶飞12个月的监禁。
叶飞的母亲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后非常着急。根据菲律宾的法律,叶飞是菲律宾人。经过多番周折,她迫使菲律宾政府引渡叶飞,但必须将他遣返至菲律宾。
最终,国民政府同意只要叶飞保证不再踏入中国半步,就可以安然无恙地回到菲律宾。
尽管如此,麦尔卡托仍不放心,决定亲自坐船来香港迎接儿子。当母亲到达香港时,叶飞已经刑满出狱。为了克制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心,他给母亲发了一封电报,表明自己要前往日本留学,希望母亲放心。
然而,出狱后的叶飞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他毅然决然地走向了新的岗位。
在1933年5月28日,叶飞、颜阿兰率领工农自卫队50多人,一举攻占了霍童民团驻地宏街宫,缴获了26支枪,打响了宁德地区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这就是闽东党史上的“霍童暴动”。
然而,反动派对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他们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叶飞更是他们的重点搜捕对象。
有一天,叶飞本打算与县委的一名同志在福安县附近的狮子头客栈接头,却遭到了叛徒的告密。
三个特务匆匆赶来,叶飞刚想拔枪反抗却被特务开枪击中头部和胸部。
按理说,叶飞已经没有存活的机会了。然而他的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在被特务击伤后他拖着身体爬到了客栈外的小溪边。
我党在闽东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久,叶飞被战友们救走了。经过调查,叶飞中了五枪,三枪在头部,两枪在身体其他部位,但都没有打到大脑和心脏,他得以存活下来。
因此,他也有了一个新的绰号“打不死的飞将军”。
在叶飞的带领下,当地工农自卫队迅速扩大规模。同年,叶飞在宁德自卫队的基础上组建了闽东工农游击第三支队,创建了闽东革命根据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武装逐渐展现出战斗力,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
他们多次派出部队进行“围剿”,但叶飞在实战中运用毛主席所提出的军事和政治知识,成功指挥了反围剿战斗。
随着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民可歌可泣的故事开始了。
抗战时期,叶飞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了新四军,他率领部队反击日军“扫荡”,并遵从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开展游击战,以袭扰战的形式慢慢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1949年,解放大军横扫江南,叶飞将军也带着部队回到了家乡。多年未见,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谢氏夫人将叶飞回来的消息告诉了远在菲律宾的丈夫叶荪卫。得知消息后,叶荪卫非常欣慰。
然而,此时叶家在菲律宾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在将儿子送回国内后,叶荪卫和妻子投入毕生积蓄开了一家碾米厂。
原本这是一项很挣钱的买卖,但随着中国开始抗美援朝,亲美的菲律宾开始对华人产业进行了限制。叶荪卫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最终抑郁而终。
叶荪卫的离世让原本已经捉襟见肘的家庭更加困难。原本象征着希望的碾米厂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担。此时,长女爱玛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尽力维持着这个局面。
与此同时,爱玛得知自己的哥哥叶飞已经成为新中国福建省的省长和福建军区的司令员,可谓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样的职位如果在菲律宾,早就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了!既然如此,帮助自己的家人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爱玛给叶飞写了一封家书。虽然说是一封家书,但实际上更像是一封求援信。
她在信中讲述了家里的困境,并表示碾米厂已经面临倒闭。作为家里的儿子和长子,叶飞应该寄一些钱来帮助家里渡过难关。
这封信很快便送到了叶飞的手中。然而此时,这位省长兼军区司令,也只能无奈地苦笑。
他确实是一方“封疆大吏”,位高权重,但国家的干部薪资标准明确,叶飞自己也是身无余财。即使想倾尽所有帮助妹妹,也拿不出几个钱来。那么,动用国家的钱来支援自己的家人?这种事情叶飞将军怎么可能做!
真的不管吗?出于骨肉亲情,叶飞也不能置之不理。
那么剩下的只有一条路:将家人接回来,抛弃菲律宾的产业。于是,叶飞写信给妹妹表示,如果一家人愿意回来,他可以帮助他们就业或供他们上学。
要知道,此时叶飞还有五个弟妹,如果算上他们各自的家人,人数绝对不少。让这么多人回来,对叶飞来说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然而爱玛并不领情,她似乎认为哥哥很绝情,所以不再写信恳求。从那天起,爱玛倔强地扛起了一家人的生活,不再与叶飞联系。
后来有人问叶飞此事,他曾遗憾地说:“想必是我的妹妹难以理解中国的干部吧!”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叶飞陆续得到消息:爱玛为了供养家人生活,先是给人做女佣,后又给人当管家,辛苦供弟弟妹妹上学。由于没有时间结婚,她一生都没有结婚。
也因此,叶飞一直对这个妹妹心怀愧疚。
直到1975年6月9日,中国与菲律宾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思念家人的叶飞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菲建交后,菲律宾马克斯总统访华,给周总理带来几盒雪茄表示诚意。周总理是个极其细心温暖的人,他了解叶飞生于菲律宾、体恤他的思亲之情,便将这几盒雪茄送给叶飞。周总理的这份关切之谊让叶飞感动不已。
他打开烟盒拿出一根烟,这支来自菲律宾的烟让他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叶飞的妹妹爱玛、弟弟敦尼、撒牙孜等亲人朋友在帮助之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与多年未见的哥哥重逢。
当叶飞见到爱玛的第一件事就是关心她的生活。他问她:“当时你是如何渡过那段艰难时光的?是否还记恨我的无情?”
感受到哥哥的温暖关怀后,爱玛当初的“介意”都烟消云散。她知道哥哥一直都惦记着她和家人,如今爱玛生活安定,她觉得自己很幸福。
敦尼、撒牙孜等人当年也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如今敦尼是家乡的议员,而撒牙孜则是当地著名的木材商。
其他的弟弟妹妹们也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小妹尼娜做了医生,最小的弟弟叶大兴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之前担任过菲律宾的外交官,后来在洛杉矶定居。
在北京的一周时间里,叶飞有空就陪弟弟妹妹们在各处转转,爱玛特别不喜欢出门,她就一直待在哥哥叶飞家里,毕竟能多团聚一刻,都是来之不易的。
分别前,大家依依不舍,弟弟妹妹们都希望叶飞能回到菲律宾看看,叶飞点头答应。只是何时去,还需要再商议。不久后,大家再次盼来了这一刻。
年初,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将军受菲律宾参议长沙隆加之邀,将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菲律宾。
这是离开菲律宾70年来叶飞第一次回到他出生的这片土地。
在出发前,叶飞向中央报告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并提出希望能在访菲期间为父母扫墓。
中央收到叶飞的申请后很快批示同意,并及时与菲律宾方面沟通。菲律宾方面找到了当年叶飞的出生证和登记记录,重新修建了叶飞父母叶荪卫、麦尔卡托的坟墓,并安排好了叶飞来访的一切准备工作。
1月25日,叶飞与中国代表团启程出发。
当飞机落地后,叶飞拉住女儿的手,充满感慨地说:“70年了。”
70年恍若弹指一挥间,当年他离开菲律宾的时候还是个5岁孩童,如今已是75岁的白发老人了。
为了欢迎叶飞的到来,菲律宾方面鸣礼炮十七响,这是仅次于国家元首的待遇。
弟弟妹妹们早早等候在机场欢迎叶飞的到来。等叶飞露面后,妹妹爱玛送上一捧鲜花,叶飞高兴地一把抱住妹妹,爱玛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飞吟诵起我国的一句传统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这简直就是叶飞经历的真实写照。
时任菲律宾总统的阿基诺夫人会见了叶飞,感谢中国对她回乡寻根予以照顾,并表示自己身上也有中国血统,这些都是中菲友好的见证。
叶飞回到家乡的那一天,全镇的百姓都出动了,他们想一睹这位中国将军的风采。
当地人民送给叶飞一只开了口的新鲜椰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后说:“终于找到家的感觉了。”
其实,他们早已把他当作家里的一员,镇议会还授予了他“荣誉市民”的称号。
随后,在弟弟妹妹的陪同下,叶飞来到父母的坟前进行祭拜。他身着白色西装,向父母行了鞠躬礼,表达了对父母无尽的思念。
他在父母坟前站了很久,泪水再次模糊了他的双眼。远隔万里的游子终于回来了,围观的群众无不动容。
之后,菲律宾在叶飞家乡建立了叶飞将军纪念园,并在公园的入口处树立了一座叶飞将军的铜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将军。
1999年4月18日,叶飞将军在北京逝世。菲方特意向叶飞将军的亲属表达了慰问,并高度评价了叶飞将军为中菲友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虽然时光流逝,英雄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
叶飞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处何时,我们都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友谊,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