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远万里跑到美国,和风头正盛的特朗普公开吵了一架,贡献了全球外交名场面后,乌克兰从去年8月开始的库尔斯克战役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近期乌军开始抽调库尔斯克前线的部队,试图后撤保存实力。不过很明显,半年多苦战憋了一肚子气的俄军不会让乌军想走就走,为了进一步压缩其空间,俄军又拿出了意想不到的狠活。
(从天然气管道迂回的部分俄军,右图戴了防毒面具)
从美联社、路透社等报道来看,俄军通过埋在地下的天然气管道成功绕到了苏贾以北的地区,苏贾北部外围阵地的乌军和苏贾的乌克兰守军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外围战线的乌军不得不放弃阵地向市内撤退,以防被俄军抄了后路。战术上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大胆的行动,更意味着俄军如果借这个机会继续向南进攻夺回苏贾,那么为期半年多的“库尔斯克战役”就可以进入倒计时了。
按照外媒及俄罗斯社交媒体消息,俄军这次利用了乌连戈伊-波马里-乌日霍罗德的天然气管道,今年元旦前俄罗斯依然用通过乌克兰领土的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这条管道就是其中之一。
2024年年底,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宣布从2025年1月1日起停止允许俄罗斯通过这些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于是这些管道也就暂时废弃了,不过也没有受到太严重的破坏,所以俄军才能用这些管道机动。
(俄军通过天然气管道占领的部分阵地)
美联社引用了亲俄博主尤里·波多利亚卡的消息,认为至少100人以上的俄军部队在直径大约1.4米的管道内行走了大约15公里,其中一些俄军士兵可能在管道里待命了几天时间后才开始行动。英国“天空新闻网”则关注到了另一些可能是在管道内机动的士兵拍摄的视频,其中可以听到有士兵用俄语抱怨这次任务,甚至还能听到“苏卡”之类的斯拉夫问候语,还有一些视频中有俄军士兵戴着防毒面具,可能是防止管道内残存的甲烷气体。
不过奇袭的效果非常明显,乌克兰社交媒体声称在发现俄军已经渗透到战线后方时,马上出动无人机和炮兵攻击这些俄军,但俄军的动作很快,离开天然气管道后没用多长时间就攻入了附近的乌军战壕和阵地。
从距离推测,渗透俄军进攻的应该是乌军设在苏贾北部或东北部的预备阵地,应该也有部队驻守,但战斗力肯定不能和这些俄军精锐部队相比。这个选择在战术上也没错,渗透进来的俄军等于在敌后建立了一个桥头堡,需要尽快建立立足点以躲避炮击和无人机,这样才有扩大战果或策应正面进攻俄军的机会。
(俄军公布的摧毁乌军撤退车队画面)
乌方消息源承认,尽管发现并袭击了渗透俄军,但难以确认是否造成有效杀伤。一来因为俄罗斯空天军在前几天就对这些位置进行了火力准备,削弱了部分乌军反击能力,二来还是因为这些俄军动作太快,不仅打进了乌军战壕来避炮,还有躲进树林带开躲避追踪的,所以就算乌军使用了集束弹和无人机,对俄军造成的损失也很有限。
敌后渗透作战向来是难度极大的任务,除了需要有合适的客观条件,能执行这项任务的必然是精锐部队的老兵。有俄方消息源显示,渗透俄军番号不少,有第30摩步团、第11空降旅、第155海步旅、第810海步师和第106空突师,此外还有车臣的“阿赫马特”特种部队、“老兵”旅、“东方”旅等部队。即使考虑到在库尔斯克的俄军部队确实不少,这么多番号也足以说明,执行这项任务的,很有可能是从各支部队抽调的精锐。
(天然气管道直径一般都在1米以上,弯着腰或者爬都都不是问题)
效果也显而易见,后方被渗透,对原本就人心惶惶的乌军而言简直是毁灭性打击。3月9日凌晨,有消息显示苏贾的一些乌军部队试图乘车撤到乌克兰境内,但在撤退路上被俄军无人机发现,随后俄军炮火就覆盖了这支车队。
而在更北的位置,据称还有被包围的乌军部队,具体是否已被俄军歼灭也不得而知,显然俄军正奇两路结合,加上美国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让乌军士气严重受损。
实际上这也不是俄军首次用非常规的方式搞迂回包抄了,2024年1月进攻阿夫杰耶夫卡时,俄军第11空突旅和“老兵”旅部队就从采矿巷道成功迂回突破乌军防线,为攻占制高点渣土山奠定基础;6月,在捷尔任斯克,“老兵”旅和第72摩步师第30摩步团也是通过地下管道渗透到乌军一防后方,成功瓦解其防御。
(特朗普两年内主要着眼于国内,急于甩掉乌克兰)
所以这一战术说白了并不新鲜,倒是乌军麻痹大意,屡屡被俄军用这种不高明的办法轻易击破防线,丢掉重要据点显得很奇怪,可以说记吃不记打。
不过这也没办法,自从泽连斯基在白宫舌战特朗普和万斯后,美国抛弃乌克兰几乎已成定局,既然坚守库尔斯克的国际观瞻都不存在了,这些深入到俄罗斯领土的乌克兰人,不赶紧跑还等什么?等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