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来到老余杭叉路口都会有一种迷茫之感。曾经的大转盘处,路是圆的,连凤都酒店、余杭汽车站等四周建筑也修成了圆弧的造型。曾经,还有大禹的雕像可用于指示方向,拆除后更不容易辨别东西。

其实,迷茫的何止是的行人,连老余杭这个地方,也迷茫了很久。
曾经是余杭的县城,后降格为镇。这里的街市依旧喧闹,人烟依旧密集,可气息中,分明透着一股繁华落尽的衰颓。这么多年,老余杭其实一直没找准自己的定位,与临平的分分合合也让它黯然神伤。
追星赶月的日子里,良渚为余杭奠定了神韵,闲林为余杭充实了人口,曾经荒烟蔓草的仓前,更是托起了杭州的明天。唯独曾经的县城老余杭,在周边一圈的日新月异中,守住了固有的步调,在奋进的节奏中留存了一份难得的松弛感。

和镇名同名的区里,这个曾经的核心如今却显得格格不入。是实不得已的落寞,还是我行我素的悠然,不得而知。别的不说,仅从轨道交通的规划,就可以看出余杭的处境。
3号线,直接拐向北边,连个照面也不打。16号线,凤新路和禹航路两个站,纷纷贴着老余杭的外侧擦肩。5号线,更是到金星后戛然而止。论镇街体量,老余杭无疑是附近区域中最大的。论人口,这里也足以支撑一个地铁换乘站。无奈,周边一圈都有了线路和站点,唯独最需要地铁也最有资格修建地铁的老余杭,空窗期有点久。
迟来总比没来好。工期绵长的5号线南湖东站,终于即将开通了。官宣的日期是年底,具体时间,也不会相差太多。现在,位于大转盘的四个入口已经赫然醒目,有了入口作为指示,老余杭再也不会迷茫。

这个等了许久的站点,其作用不仅仅是一个站点,也或将成为老余杭找回昔日荣光的起点。
镇街定位的重启
如今的老余杭,城镇规模有些尴尬。作为一个镇,它无疑是大号的,作为一个县城,它又稍显不足。明明有县城的体魄,偏偏又是略带乡村土气的皮囊。他有副城的气势,却无副城的质感。
可能是被忽视得太久,老余杭自己都有点不自信了。其实,老余杭的号召力仍不可小觑。
地铁尚不完善的时间里,老余杭一直是附近地区的公交枢纽,向武林门、蒋村、古荡、临平、中泰、径山、青山湖方向的公交都需要在老余杭起始或途经。余杭汽车站、余杭西站,担负起大半个余杭区百姓的出行集散。

还有余杭二院,在浙一入驻前,也是”大余杭区”的医院二当家,方圆二十里内百姓看小病的首选去处。
还有余杭中学,分数线不低,多少学子的心心念念,来此就读的临平学生也不占少数。
最让人称道的是老余杭的路,纵向的狮山路、禹航路,横向的风新路,还有正在高规格西延的文一西路,都是又宽阔,又大气。只有县城的路,才有这样的恢宏。
尽管未科和云城为余杭刷出了最多的存在,但是双塔矗立的老余杭,仍然是多数余杭区百姓,甚至新余杭人心目中的县城。余杭区本就是个界面多元,张弛有致的地方,不是每个镇街都要包揽所有的光环,将经济交给五常、仓前,老余杭负责文化和生活,也未尝不可。毕竟老底子县城的说服力,并不随时光而褪色。大走廊上,老余杭是仅次于未来科技城的第二支点。
交通路网的重塑
其实,老余杭压根就没有被边缘化。之前的地铁线路走向,只是区域统筹的战略考量。地铁留白的苦,老余杭的却是吃了很久,但是地铁交汇的红利,老余杭也将永久沾光。
这里说两个重点。
第一,五号线南湖东站,只是个开始,线路还会继续西延,然后在南峰站与16号线并线。
第二,南湖东站为换乘站,今后还将有另一条地铁穿行行而过,大概率是13号线。这条线相当于余杭区的内部线,将会彻底终结人口重镇闲林无轨道交通的局面。

这就意味着,在轨道交通方面,老余杭将会是余杭区内继绿汀率与火车西站之后第三个区域性的小枢纽,东西和南北向人流将从此激活。
此外,5号线南湖东站的开通,将适度缓解当下16号线的拥挤状况。根据日常乘坐判断,在绿汀路站上车,凤新路和禹航路两站下车的乘客,大致占了1/4,其中多数是老余杭及附近的住户。南湖东站开通后,他们会乘坐5号线一趟直达。
人居价值的重估
在余杭南部区域,五常、闲林、未科、中泰都有过房地产的高光时刻。外来者置业的此起彼伏中,唯独老余杭始终不温不火。在各类房产自媒体上,老余杭也是个很低调的存在。
原因诸多,城镇界面不够现代化,地铁一时未能通达都是掣肘。随着地铁的开通,老余杭会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区域开发上,老余杭与未科早已连为一体,狮山路以东,直接就是未科的一部分。
老镇区,是整个余杭区配套最成熟的地方,15分钟生活圈便利至极。更何况,这边早年开发的房产,都是市面上稀缺的多层,得房率很高,户型很棒,而且附近要啥有啥,生活气息无比浓厚。

更何况,老余杭的二手房与未科有明显的价差,甚至低过闲林,今后也会是杭漂捡漏的好地方。
老余杭,紧贴着产业高地,却杜绝了班味。它比临安距离主城更近,与主城的互动也要密切很多。因而,老余杭可能会是城西的一块新大陆。
文旅价值的迸发
近几年,余杭区的旅游火爆出圈,良渚借亚运圣火跻身全省的文化图腾;径山更是凭借“禅茶一味”的千年古刹,成为余杭生态旅游的集结之地;还有五常,西溪芦花胜雪,满屏诗情画意。
但是老余杭的旅游价值,却一直藏得很深,难为游客发掘。其实,余杭的精气神,都在这里。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双千年古镇,余杭的街巷里处处都是历史遗存。杨乃武与小白菜的跌宕故事至今仍被讲述;通济桥侧,除了美到心惊的苕溪晚霞,还有散落河岸的古城风貌。还有旧时风日的南渠老街,开着不紧不慢的服装店,老余杭散淡优雅的气质,在街上一览无余。

论自然风光,老余杭也绝对拿得出手。南湖,和西湖面积相当,湖中也有两个小岛。一到周末,散步的,钓鱼的,放风筝的,游客不多不少,既不喧嚣,也不冷寂。还有塔山公园与凤凰山公园,悠悠步道,竹影婆娑,一圈走下来,身心舒畅。

很多人来老余杭,只为吃一碗面。这边的面,都是圆面,碱放得多。必点的是爆鳝面,其次是羊肉面。小红书上罗列的网红面馆,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镇上店家太多,没准哪个犄角旮旯,聚能冒处一家宝藏面馆。

老余杭的这些好,一直都被别处的光芒所掩盖。之前车马慢,地铁公交要换好几趟。现在方便了,5号线直接开到镇中央。老余杭的边上,集聚了太多的年轻人口,还有杭师大、浙理工、中法航空的高校学生,潜在游客不占少数。如今流行县城旅游,老余杭作为老底子县城,有品有料,被列为短途旅游目的地,再合适不过。
大家平日里上班上学,周末在老余杭放个松,再惬意不过。老余杭,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真的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