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月,中国自主品牌军团用一组震撼数据开启新时代:比亚迪(300,538辆)、吉利(266,737辆)、奇瑞(224,323辆)、长城(80,933辆)合计贡献近88万辆销量,相当于日系三强(丰田/本田/日产)在华同期销量的2.3倍。这场没有输家的较量背后,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分化演进的深层逻辑。

核心数据:新能源占比98.7%,海外销量占比22.1%,均价16.8万元
战略坐标:技术驱动型规模玩家
战术亮点1、混动技术降维打击DM-5.0系统实现NEDC工况油耗2.1L/100km,带动宋PLUS冠军版单月销8.7万辆,创全球混动车型纪录。其秘密在于全新骁云1.5L发动机热效率达46.5%,较丰田THSⅣ高出5.2个百分点。
2、海外「产地销」模式成型|泰国罗勇府工厂月产能突破1.2万辆,本地化率62%;|巴西市场推出「甘蔗乙醇混动版」海豚,市占率飙至19%。
3、高端化突破临界点仰望U8单月交付286辆,百万豪车俱乐部站稳脚跟;腾势D9持续压制别克GL8,高端MPV市占率31%。
潜在风险1、产品矩阵「套娃化」王朝/海洋系列同价区隔车型达7款,经销商反馈客户决策周期延长至14天(行业均值9天)。
2、智能化「跛脚」隐忧地平线征程5芯片算力128TOPS,落后蔚来NT3.0平台(英伟达Thor 2000TOPS)一个代际。
3、产能过剩压力西安四期工厂产能利用率仅72%,闲置产能折旧吞噬利润率约1.8个百分点。

核心数据:出口占比38.4%,领克品牌均价19.3万元,极氪单车毛利21.7%
战略坐标:体系化全能选手
战术亮点1、模块化架构威力释放SEA浩瀚平台衍生车型达11款,研发成本摊销降低37%。其中极氪M-Vision(无人驾驶出租车)获Waymo 5万辆订单,开创技术输出新模式。
2、高端品牌「双轮驱动」领克08 EM-P单月销1.8万辆,创中国品牌25万+SUV纪录;极氪009光辉版(售价78.9万)斩获企业家群体,私营业主占比达64%。
3、新兴市场精准卡位马来西亚宝腾X90(博越换标版)市占率22%,击败本田CR-V;墨西哥市场推出「防弹版」星越L,政商客户订单占比41%。
潜在风险1、新能源转型「结构性失衡」雷神混动车型销量占比仅31%,低于行业均值(45%),PHEV专利储备较比亚迪少38%。
2、品牌定位模糊地带银河系列与领克价格带重叠率达27%,导致内部客源争夺加剧,终端让利幅度扩大至8%。
3、欧洲市场合规成本飙升为满足欧盟新电池法案,极氪001每辆车增加认证成本约1.2万元,蚕食海外业务利润。

核心数据:燃油车占比61.3%,出口占比54.8%,研发投入强度4.1%
战略坐标:长尾市场收割者
战术亮点1、内燃机「终极进化」鲲鹏2.0TGDI发动机热效率42.1%,搭配米勒循环+可变截面涡轮,星途揽月实测油耗较汉兰达低15%。
2、海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俄罗斯市场推出-40℃冷启动套件,市占率升至17%;智利推出「矿区特供版」瑞虎8,底盘离地间隙增加35mm。
3、「技术冗余」定价策略全系标配L2.5级驾驶辅助(同级竞品多为选装),星途瑶光以14.99万起售实现配置降维打击。
潜在风险1、新能源「跛脚」加剧鲲鹏超性能电混C-DM车型销量占比仅19%,三电核心技术专利数仅为比亚迪的1/5。
2、「汇率剪刀差」侵蚀利润海外业务以卢布、雷亚尔结算占比达43%,2024Q4汇兑损失达8.7亿元。
3、经销商体系承压国内渠道库存系数达2.1(行业警戒线1.5),部分经销商单车毛利跌破3%。

核心数据:皮卡市占率49.7%,女性用户占比38%,研发投入强度6.3%
战略坐标:差异化利基玩家
战术亮点1、「品类创新」护城河深化坦克300 Hi4-T单月销1.2万辆,硬派越野新能源化开创者;欧拉芭蕾猫推出「祖母灰」定制版,35+女性用户占比达71%。
2、技术「冗余设计」策略毫末智行MANA OASIS系统实现「无高精地图城市NOH」,算法迭代速度较行业快2.3倍。
3、全球化「特种作战」澳洲市场推出右舵长城炮EV,充电兼容性超越福特Ranger;沙特引进「女性专属版」欧拉好猫,车窗透光率降低至15%。
潜在风险1、「偏科」制约规模上限SUV+皮卡占比达83%,轿车产品线缺失导致家庭用户流失。
2、混动技术路线摇摆柠檬混动DHT专利布局薄弱,PHEV车型电耗较比亚迪高12%。
3、高端化突破乏力魏牌蓝山月销稳定在4000辆左右,30万+市场未能打开局面。
五、象限战争:中国汽车的「四个世界」从四大品牌战略分野,可见中国汽车工业已形成四大演进方向:
比亚迪象限:垂直整合+规模效应,风险在于技术路径依赖吉利象限:全球化+高端突破,挑战在于资源分配平衡奇瑞象限:燃油车长尾+海外深耕,隐患在于转型动能不足长城象限:细分市场+品类创新,瓶颈在于规模天花板值得关注的是,四大品牌研发投入总和(2024年预估857亿元)已超过大众集团(782亿元),但专利转化率(38%)仍低于国际巨头(平均52%)。这预示着下一阶段竞争焦点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跃迁。
结语:没有终局的竞赛当比亚迪用规模化摊薄创新成本,吉利用全球化分散市场风险,奇瑞用长尾策略穿越周期,长城用差异化构筑护城河——中国汽车工业的「四象限」发展模型,正在改写全球产业竞争规则。这场竞赛没有终局,唯有持续进化者才能赢得下一个赛点。
(数据来源:各车企产销快报、中汽协、JATO Dynamics全球数据库)(本文分析基于公开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第四名自主品牌是长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