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时期之一,抛开男权社会的普遍思想,从这四个女子的人生经历出发,读懂了这四个女人,也就读懂了整个西汉王朝的历史。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奇女子,她们的人生经历,是很多男子都无法相比的。
在那个生不逢时的年代,以男权主义至上的社会里,女子成功“上位”,是十分艰难的一件事情。
她们的人生经历代表了汉王朝从楚汉争霸中取得胜利稳定政权、在国家政权混乱时稳定局势、以及在王朝末路时走向深渊。
她们凭借着自己超群的智慧和出众的谋略,将自己的事业一步步扩大,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她们分别存在于大汉王朝不同的历史时期,她们的变化,也见证了汉王朝的变化。
是怎样的几个女人,有如此大的能力呢?她们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呢?
“开国皇后”吕雉大秦帝国由于太过短命,秦始皇并没有明确的册立皇后,二世而亡之后,楚汉争霸拉开序幕,刘邦在项羽的尸骨上建起大汉的宗庙,开启华夏正统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也正是从刘邦开始,中国封建社会才开始有册封皇后的制度。
刘邦的正妻——吕雉,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
在所有人看来,一无所有的刘邦,和家境优渥的吕雉,属实不相配,当时很多人为吕雉感到惋惜,吕雉听到最多的评论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不得不佩服吕雉的眼光,她准确的看到了刘邦身上的不平气质,因而坚定地和刘邦在一起。
从她后来的强硬手段来看,吕雉这个女人很不简单,汉高祖刘邦即位之后,吕雉成为了天下百姓的国母,真正成为了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
在此之前,吕雉过的是什么日子,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抛弃多次,甚至还在项羽的手中做过人质,几次都有性命之忧。
成为皇后之后,汉高祖白登之围,吕雉甚至还被匈奴人来信羞辱,可吕雉忍了下来,由此可见,每一个创业者都要有非常内敛的品质,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
同时也说明,任何一个创业者,总要经历不同的困境。
公元202年,刘盈被立为太子,前期的苦难吕雉都经历过了,后期的荣华富贵,吕雉也不会落下。
但当时刘邦有一位宠妃——戚夫人,也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生性强悍、性格坚韧的吕雉,怎么可能让别人夺走自己儿子的一切呢?
吕雉专门找到了“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也保住了儿子的皇位。
刘邦去世之后,吕雉雷霆手段处理了刘邦的爱妾戚夫人,坐朝听政,总揽一切朝政大权。
无论男女,对权力的欲望是无法消除的,刘盈这个皇帝做的非常憋屈,一直处在母亲的控制之下。
七年后,当刘盈病逝,吕雉就册封了两位傀儡皇帝,自己选择旁听,实际是在行使皇权。
虽然吕雉掌权,但是她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的努力是不能否定的,吕雉鼓励农桑,兴修律法、通过“和亲”来维护边境的统一,也让汉朝的发展逐渐走向顶峰。
但是光芒下也隐藏着黑暗,成为太后的吕雉开始扩大吕家的权力,诛杀了韩信等功臣。
一个人的好坏是无法定论的,因此我们对吕雉也不做过多的评价,但是她对刘邦的辅佐,也是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也促成了刘邦建立汉朝的开端。
这是西汉王朝的奠基时期,同时也是大汉王朝积蓄力量的起步时期,创业者胜利者的光环褪去,一切归于平静,也就正是汉民族正统的开始。
汉武帝祖母——窦漪房吕雉去世之后,外戚一族被诛杀殆尽,迎来了汉王朝平稳发展的最佳时期。
这就离不开窦漪房这个人,影响大汉王朝发展的第二个女人。
她曾经是吕太后吕雉的侍女,原本是吕太后赏赐给各个诸侯王用来对其进行监督的,但窦漪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华丽变身,成为历史上的孝文窦皇后。
无论从出身和发展来看,窦太后拿到的都是一副烂牌,带着特殊使命接近刘恒,不受优待的同时又被发配到偏远的代地,基本是翻身无望。
可没想到,长安城的政治斗争结束之后,皇位竟然被空了出来,所有人都想安排一个老实听话的王子做皇帝,而此时远离漩涡中心的刘恒就被推上了皇位。
窦漪房早就赢得了刘恒的独宠,并且给刘恒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后来的景帝刘启,一个是梁王刘武。
顺利成为太子的刘启,也给平凡的母亲窦漪房带来了高光时刻:文帝立窦漪房为皇后。
母凭子贵的现象,在窦皇后这里展现了出来。
在治国的道路上,窦太后也展现了她的能力,她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学说,让百姓们的经济生活得已发展,让大汉王朝成功渡过了安稳期。
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刘彻,在窦太后的安排下迎娶了窦漪房大女儿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亲上加亲的关系,更利于窦漪房继续掌管政权。
大汉王朝覆灭的根源之一,是从王朝建立初期就埋下的祸患,那就是外戚干政,吕太后的外戚被清除之后,窦太后的外戚在朝中掌握了巨大的权力。
但是我们能看到,汉朝达到顶峰的时期也就是在文帝、景帝、武帝初期,“文景之治”中所提到的经济大发展中也有窦漪房的功劳,足以见得这个女人,一个人见证了汉朝稳定发展的历史。
贤内助——卫子夫汉武帝继位之后,首先就是反对祖母窦太后的控制,此时汉武帝的生母王太后想要培植新的外戚势力,而窦太后老一代的外戚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清楚。
刘彻年幼时就亲眼见到父亲如何被外戚困扰,所以内心对外戚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无论是谁的亲戚,刘彻都要一力铲除。
想要和外戚斗争,就要培养自己的实力。
年少的卫子夫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府的一名歌姬,平阳公主本来就准备通过进献美女的方式来讨好汉武帝。
而武帝原配陈阿娇非常骄横,因此武帝经常在姐姐平阳公主的府中寻花问柳,也就因此认识了卫子夫,从此卫子夫的命运也发生了转变。
原本汉武帝刘彻从小就喜欢的皇后陈阿娇一直没有生育,没想到还出现了使用巫术的方式来陷害宫中的嫔妃们,刘彻很是生气,就废黜了皇后之位。
正巧赶上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一个皇子,也就促成了立卫子夫为皇后的开端,又一个“母凭子贵”的女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此时正值汉王朝发展到顶峰,急切需要解决几十年来积压的内外矛盾,对内为了铲除外戚只能培养自己的实力,对外汉匈作战急切需要做出成效。
卫子夫的弟弟和外甥恰好是汉武帝正需要的那种人才。
卫霍二人在汉匈作战中大放异彩,使得汉朝解决了几十年的边境危机,让大汉版图不断壮大,也为在宫中的卫子夫稳定了自己的后位。
封狼居胥、直捣龙城,将汉匈之间几十年积压的矛盾一举解决,彻底的追亡逐北,匈奴从此再也没有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而卫霍二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并没有持宠而娇,也没有刻意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这让汉武帝很是放心。
卫子夫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结局,她没有像我们之前说到的两位去争权夺利、干涉内政,卫子夫更多的是因为她的贤德为后而让后人了解,她和各嫔妃的关系很融洽,做事也十分低调。
“母凭子贵”带来了好运,同样,儿子犯了错误,第一个受到影响的也是母亲!
虽然卫子夫不争不抢的性格让她相安无事,但刘彻晚年诛杀太子刘据,卫子夫羞愤自尽,死于巫蛊之祸。
这样的结局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卫子夫的一生,绝对是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最好的贤内助,同时也协助汉武帝将大汉王朝带上了顶峰。
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孝元皇后是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也是见证了汉王朝衰落的唯一一位。
贵族家庭出身的王政君,嫁给了当朝的太子刘奭,也就是汉元帝,入宫之后的王政君一路顺风,权力欲也极度的膨胀起来。
王政君了解自己的儿子,于是早早的就开始发展娘家人的势力,因此当元帝意识到外戚干政江山安危的时候,王政君已经培养了自己的外戚势力,汉元帝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汉元帝驾崩时候,王政君才43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
儿子刘骜也顺势继承了皇位,王政君成功坐上了太后的位置。
母亲要强的性格,儿子却没有继承下来,生性贪玩、不学无术,总想着享乐,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整日不务朝政,最终纵欲过度,暴死在宫中。
随后的继任皇帝完全丧失了自主,朝政都由王政君一人说了算,这和汉武帝晚期推行的限制外戚政策完全相悖,也就注定了汉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门阀贵族的压制势力,导致平民百姓没有翻身的机会,土地也被各方的势力不断的兼并。
汉哀帝去世后,王政君为了可以继续掌管皇权,想方设法夺取了传国玉玺,转头选择支持自己的侄子王莽把持大局。
可惜的是,王政君算错了王莽,王莽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他没有协助姑姑掌握权力,反而是想取而代之。
王莽篡朝,标志着西汉王朝彻底走向没落,华夏正统的轮换,也正像传国玉玺那样崩掉了一角,坐实了朝代更替的命运。
纵观王政君,她辅佐了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四位皇帝,但同时也为汉王朝埋下了覆灭的雷。
总结:一个协助高祖创下基业的吕雉、一个稳定国家政局的窦太后、一个协助大汉兴旺的卫子夫、最后将汉王朝拖下深渊的王太后。
这四个女人的出生时间仿佛是在接力一般,贯穿了整个大汉王朝的时代,这四个女人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了大汉王朝的进程,她们的一生也是在侧面反应着大汉王朝的变化。
而这四个女人的结局,最终也代表了中国封建时期女性权力到达巅峰之后的必由之路,有能力者于王朝危难和转变的关键时刻总能力挽狂澜,而心胸狭隘之人会为自己一己私欲将整个国家拖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