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过很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从欧洲中世纪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中国古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爱人,成全了自己的爱情。
不仅在故事中,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因为身份的悬殊,地位的差距,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
在中国浙江,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乱世中遇到的爱情让他甘愿献出了一生。他少年从军,经历抗日战争,随国民军队到台湾接受日本投降,就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一个特殊地点,他遇到了必胜挚爱,但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差距不得不遗憾分手,这一别便是69年。
命运给了这段感情一个句号,但这位老人用自己的一生写了只有一个主角的续集。
年少遇真爱1922年,周福康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当时正是国民党执政时期,周福康家境比一般人家好一些,所以他从小就比一般小孩多了受教育的机会,思想也比一般人先进很多。在别人还在苦恼去哪里挣钱,怎么能温饱的时候,年少的周福康就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了当时中国的处境。
当时的中国刚刚摆脱封建时期,又进入到了半封建半殖民的时期,在外国侵略者的压迫下,清政府割地赔款,我国很多重要地区都成为了外国人的殖民地,这种软弱无能的行为,使周福康内心的爱国情怀慢慢被唤起。
到了青少年时期,周福康又赶上了日军侵华战争,国民政府为了抵抗外地入侵,在全国上下广泛征兵,周福康深深的明白保家卫国的道理,于是加入了国民政府的军队成为了一名军人。
当时选择当兵的人基本都没什么文化,周福康就成了稀有的“文化兵”,受到了国民政府的重用,成为了一名文书。在军队中,他负责上传下达,记录重要战情信息的工作,多次重要的对日战争他都有参与。
因为他工作努力,思想先进,在军队内稳步升职,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周福康已经是一名中尉了,他不仅有了不错的军衔,也受到了国民政府高层的重视,把他调入了国民党第70军,让他有机会随着70军到台湾受降。
到台湾受降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根据国民政府安排,周福康所在的军队驻扎到了新竹地区。在新竹地区驻扎的时候,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以外,军队几乎没有执行新的任务,自由时间很多。周福康在休息时间喜欢跟战友到周围的村庄和居民区走一走看一看。
当时台湾被日本占据,日本政府虽然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但是实力远远不及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他们在殖民地的建设上也没有力气下什么大功夫,只能是引入很多日本已经在使用的政策和法律,规范台湾人民的一言一行,这些政策也不全然是不好的,例如日本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也在台湾落地生根,给台湾人民营造了一个健康干净的卫生环境。
除此之外,日本还在台湾地区大肆建设日语学校,为的就是通过一两代的教育,将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变更为日语,彻底将中华文化从这片土地上抹去。
本来周福康是很不喜欢这种语言学校的,他觉得这代表着日本灭我中华之心不死。但是偏偏他与一生挚爱相遇的地方,就是这样一所日语学校,他爱上了营区附近一所语言学校的日语老师。
有一天,周福康跟战友在附近村子里散步,偶遇了在日语学校任职的老师边见须惠子,他对这位长相温婉的女孩子一见钟情,随后开始了追求。
通过几次接触,周福康了解了边见须惠子的故事。边见须惠子来到台湾教学其实也并不是自己愿意的,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并不是民之所向,所以因为战争,很多日本人民也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边见须惠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她并不想加入到战争的人和事物中去。
战争结束了,日本也投降了,但是日本政府却没有安排这些到台湾生活工作的日本人返回日本,有能力的就自己筹措资金回了家乡,边见须惠子暂时还只能留在台湾生活。
爱情抵不过现实周福康对边见须惠子的情况了解之后,觉得自己与她的命运真的十分相似,都是因为战争变得漂泊无依的人,有一瞬间,周福康甚至想与边见须惠子留在台湾结婚生活,可是他知道这只是自己的幻想,终究是实现不了的。
边见须惠子因为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在周福康面前总是畏手畏脚,虽然两个人在一起接触的时候特别开心,但是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卑微,背负着国家的罪恶,认为自己是不能跟周福康在一起的,如果他们结合,恐怕会给周福康带来负面影响。
周福康每次听到边见须惠子这么说,心里总是很难过,他多希望他们两个人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身份的差距,他们如果只是两个普通的年轻人,也许会有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
周福康不忍心看着心爱的人每日心里阴雨密布,他下定决心与边见须惠子过好每一天,不去想未来,在台湾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他们经常在新竹的乡村里散步,到附近的山上和树林里呼吸新鲜空气,而周福康最喜欢的事,还是在学校不上课的时候,跟边见须惠子在音乐教室里,弹琴唱歌。
受降仪式后,日本军队离开了台湾,而国民政府军队也没有任何撤离命令,周福康觉得也许军队就不会离开台湾了也有可能。他开始规划与边见须惠子的幸福生活。
边见须惠子给周福康讲了日本女孩子结婚的时候需要做得事情,是什么样的装扮,周福康也会给边见须惠子描述在老家,人们是怎么操办婚礼的,两人之间的气氛都流淌着甜蜜的味道。
好景不长,日本方面传来消息要带领留在台湾地区的日本人回国。这是边见须惠子和周福康都没有意料到的,之前抛弃了这些日本人的日本政府突然又想起了这些被遗忘的公民,这打乱了周福康和边见须惠子早已做好的安排。
周福康作为一名军人,他肯定是不能做一个“逃兵”,不可能离开军队追随边见须惠子去日本。边见须惠子眼看回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临近,她几乎每天都会哭,食欲也不是很好,周福康十分心疼他,但是也无计可施。
周福康想了想,实在不想放弃边见须惠子,于是他想了好几天要怎么解决眼前的困境,他甚至想到了去找领导问询如何退伍和退伍以后是否一定要回到原籍去的事情,他想实在不行就退伍,跟边见须惠子先回日本,往后再回到中国去生活,战争已经结束,可能这也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就当他还在思忖如何跟领导开口的时候,上级的指示下来了,国民政府要调集军队回大陆。这个消息对周福康的其他战友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终于可以跟家人团聚了,但是对于周福康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刚刚盘算好的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周福康将自己也将离开台湾的消息告诉了边见须惠子,两个人相拥而泣,一对恋人根本无力挣扎,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但是周福康向边见须惠子许下了自己的诺言,只要自己回到大陆马上就退伍,然后来台湾等她,希望边见须惠子能先回到日本之后,尽快来台湾汇合。
两人心中抱着一样的信念,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周福康一回国马上提交了退伍申请,国民政府一开始没有同意,因为当时国民党对于国家政权的掠夺还有着狼子野心,他们不愿意放任何一个战士离开军队。可是周福康不想再背负着军人的身份为某一个政权卖命,他只想做一个自由的普通人,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
回到了老家周福康先去看了老人,然后就计划着怎样才能尽快回到台湾去找边见须惠子。可是由于当时新中国即将成立,国民党跑路到台湾,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十分紧张,去台湾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的十几年中,周福康为了能有一天到台湾去找边见须惠子,辛辛苦苦的打零工攒钱,后来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缓和之后,周福康又开始给边见须惠子写信,地址就写当初的那所在新竹的小学。但是所有的信件都没有回应,但是周福康一直坚持写,没有松懈。
周福康岁数越来越大,家里也开始催促他找个人结婚吧,不要再想着那个日本女孩子了。可是周福康是一名军人,他无法忘记自己对最爱的女人许下的诺言,一直没有结婚。
后来有亲戚到台湾去打工,给他带回了边见须惠子的消息。那位亲戚说,边见须惠子已经结婚生子了,你就别在想了。周福康一开始有点儿接受不了这个消息,但是转念一想,是啊,我都这把岁数了,边见须惠子一个女孩子,不结婚生子日子不好过,所以也可以理解。
虽然边见须惠子已经结婚生子了,周福康还是不打算跟别人开展一段新的生活。后来,他还是坚持给边见须惠子写信,他不再执着于要跟她结婚生活在一起,只是想跟她再见上一面,问声:你好吗。
周福康的年纪越来越大,很多耗费体力的工作已经不能做了,后来只能做最简单的废品回收工作。他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才能赚够吃饭生活的钱。
生活的窘迫并没有让周福康放弃与边见须惠子取得联系的想法,他还是坚持写信。后来因为他的生活太过于贫苦,当地政府将他纳入了最低保障户的范围,会定期派人来慰问他为他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再后来,周福康已经几乎无法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了,于是政府做主将他送进了养老院,就是在养老院大家得知了周福康的爱情故事,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传播到了网上。
周福康老人在养老院里的居住条件虽然依旧朴素,但是至少是干净卫生又温馨的,与他聊起边见须惠子,他的眼里还有光。在周福康老人的心里,边见须惠子早已经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了,不管她是否与别人结了婚度过了与自己无关的一生。
一开始,周福康老人很抗拒大家在网上传播他的故事,对他的故事产生讨论,但是有人跟周福康老人说,如果您的故事在网上传播开来了,就会有更大的机会找到边见须惠子,听到这样的劝说,周福康老人反而开始欢迎大家问询他的爱情故事了,他只想尽快找到边见须惠子完成自己的心愿。
当地电视台对周福康老人进行了采访,他还是再次表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仍旧是再见到边见须惠子小姐一面,希望她一生安好。
95岁的周福康老人还表示,如果边见须惠子已经结婚生子了,我还要感谢她,谢谢她代替我过了一个幸福的人生,代替我尝了为人父母的滋味,我没有得到的幸福,希望她都替我体验过。
周福康老人单纯又炽烈的爱情,令无数听过他故事的人动容。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发誓厮守一生的情侣,最终也是个分道扬镳的结局。而很少有人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对待心爱的另一半,虽然搭上一生不一定是适合每个人的选择,但是对于爱情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执着,也许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爱情态度。